标签:
林馥娜评论旧金山刘荒田情感文化 |
分类: 文艺批评 |
◆你的身边有动人的美
——读《刘荒田美国笔记》
林馥娜
旧金山这个地名总让我想起“金山伯”与“金山箱”,因为去过侨乡开平,那些华侨回乡筑建的、镌上了岁月刻痕的碉楼群和流传下来的故事,把华侨们背井离乡,艰辛奋斗的悲情和伤感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而在刘荒田笔下,我看到了旧金山华侨烟火人间、百味杂陈的另一面。他的散文相当一部分可以说是小说,像《两个男人的战争》,它既有小说的叙事特质又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自如,读来自由松驰而又真实可信,仿如当面听邻居在细说他的生活。在他笔下,不管是华人还是来自各个国家肤色迥异的洋人,无不以其鲜明的个性活在读者面前。世相、人情、乃至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亲密;由亲密至晦涩;再从冰释转入平稳,这些微妙的过程将人性的弱点和闪光点在水到渠成的叙述中纤毫尽现。《唐人街的婚宴》从宴席的特殊角度切入,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使一出登堂入室的人间连环剧随之铺开,各样的人各样的生活都由喜庆这条线牵到台前,撑面子、显摆等各式各样的虚荣和小伎俩都在作者笔下暴露无遗,让人不禁掩卷失笑之余又坠入沉思之中。
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通常会用相机记录下一些光影,某一秒钟某种表情就这样真实(原型的记录)而又虚幻(相对于变动中的自己)地留存了下来。相片就是一个时点的表层定格,它与时点的复杂本质和之前、之后的时间联系并不完全重合,却被用于做为这一整段时间的形象代言,当我们看到这相片时就会说:那时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是我们对某段时光的表层化确认。而刘荒田却是“在‘活’的同时要为‘活’作纪录”,他以“活两次”的形式详实地再现着他生活于其中的多维空间,不但有深层表层也有近景远景,更重要的是还有灵魂的景深。
翻阅着《南海之滨的〈阳关三叠〉》炽热感人的友情;《面对父亲》深厚的亲情;《平淡然而动人》温馨的幽情;《提着幸福回家》庸常的温情。我不禁设想起刘荒田回乡的情景,到那时,他的“金山箱”里的大部分,应不是人们想像中的西货、贵器,该都是一件件涵记着深深浅浅情感印记的物件吧。正如作者在《2003新历除夕的填空式书写》中所说的“这一天虽然进入‘橙色警戒’,但终竟波澜不惊,每一时辰都是‘预测’的翻版,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我只付出极小的的代价:形诸文字,得到‘没看头’的批语。人生的总体如果都达到这样的境界,离古人向往备至的‘全福’,该很近了。”
刘荒田正因为对生活抱以亲近而又超脱的的心态,才有了这一份投入的充分体验和疏离开来的冷静反观,很多心灵之外的东西就可以淡然放下,而许多灵魂的触动便会沉积在日子深处,不断的回甘、绵延生命的快乐。读过刘荒田的散文,就会发觉琐碎的日子里包含着那么多生动的事物,这也许就是刘荒田想以他的文字说出的——你的身边有动人的美。
2008-5-29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