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歌存在虚无轨迹蝴蝶林馥娜评论 |
分类: 文艺批评 |
◆陷入轨道
林馥娜
今天,我准时起床,闭着眼也能洗漱、喝水、吃早餐、上班。明天,我依然如此这般重复着同样的内容,日日如是,就像大机器的某个轨道里一粒钢珠,自转并公转着。
但有一天我却被一颗《石子》和《两只蝴蝶》拉进了另一个轨道,在里面绕了一圈又一圈。 “一天数年和生生世世并无本质的区别”,这个“本质”就是一个永劫回归的怪圈,每天都在重复前一天,每年都在重复前一年,一个人的一生是如此,整个人类也同样走不出这样的大圆圈。
天地所生的石子,一出生就永远是一种状态、一种终结,它既是存在又同时是虚无。人生而为物质,同时也为万物之灵长,可是放在时间亘古的长河上,两者都是微小的存在。人类自认为可以改变世界,征服自然,却面临着生命终结的局限,面临着化为灰烬的另一种形态——由存在进入虚无。当石子以它虚无的本质划出抛物线时,人的生活轨迹这种相对的存在在终结时又能区别于前者的虚无吗?陷于这样有别于俗世意义(事业的成功及社会贡献的大小)的生命意义(终极本质)的追问永远是无解的,而寻找并反映真相是诗歌精神的一部分,这些精神已渗透到陈陟云的思想内核,推动着他不停地去追问,这就显得很可怕。
可以大胆的设想,陈陟云昔日的好友——海子极有可能就是陷于这种终极精神的旋涡而无法自拔,面对与理想中截然不同的现实,那种不可逆转的悲哀,和他用诗歌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望的破灭,让他走上了用生命的终结去祭奠那神圣的纯美境界的轨道。
同样的血气方刚,同样迫切地希望到社会上做一番事业的北大同学——陈陟云,却以他的坚韧和执着,承受住生活的碾磨,并在俗世的温暖——亲情与爱中找到了立足点。《诗经·魏风》中有《陟岵》一诗:“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即“登上草木茂盛的山,眺望父亲……”由此可知陟云即是登上云端之意,不管当初的命名是否取意于此,但可以联想到的是,生命与终极意义就是陈陟云的云端,而亲情与爱是他的大地,诗歌就是这中间的纽带,他用这只云梯上下求索。
正因为生命的消逝、虚无所带来的深刻痛感,让陈陟云更注重于人存在的真正价值,他创造物质,但不受物质所役而成为守财奴,而是尊崇内心的召唤做出了形而上的抉择,选择在疏离二十年后回到诗歌的怀抱,选择了为诗歌的繁荣做出更多的努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人和石子的终极价值是有所区别的,因为我们可以在诗歌中更多元、更丰富地存在,我们可以让生命划出的线条比石子的更美。作家章夫说:“人类创造了语言,而诗的语言则是捍卫我们生命的最后的精神家园。”
《两只蝴蝶》的探索较之于《石子》更加深远,它把萨特、波伏娃的“存在主义”、“第二性”、“第三性”和“庄周梦蝶”的典故以双轨并行的形式展开,显现了思想的丰富、虚实之间的相依相辅及诗性的多种可能,这首诗的结尾令人叫绝,“怨曲”是一种幽怨之后的极乐,以存在(肉身)的终结成就虚无(灵魂)的结合。“省略了所有的过程和细节/以蝴蝶纷飞为背景 遁入一片树叶”这里诗人已抛开存在与本质的反复纠结,转入禅境的平静、融和、宽阔,只有梁祝袅袅的琴音如烟如雾地弥漫、氤氲、渗透,遁入一叶一菩提的化境。它暗示着我们必须与万物为友,以诗歌精神为信念,让时间长河中的逝者、存者、未来者互相守望、相互警醒、互证真相。
从作品集中可以看到,陈陟云的写作有明显的阶梯性,当他穷尽了自己在一个领域的所有可能性时,便必须进入下一个价值体系的追寻。从他在《八十年代的北大诗歌,我们生命之中的青春小站》中所说的“我真的希望,我能够成为那复活的海子,给中国的诗坛,给现代社会的灵魂带来那光明的景色。”也许可以预言,他接下来可能走上的是“历史意义”的探索路径。
这个时候,我终于没有绕晕在陈陟云的诗歌现场,而是找到了它晨曦初现的出口。
2007-6-8
附陈陟云诗歌:
《石子》
我沿河床行走。水里和水边的
那些美丽的石子
错落或排列
水面上飘过的
身影
我和石子同是一种物质形态
石子代表着一种省略
一种终结
仿佛亘古空寂中凝结的泪
或时代语境中被遗落的词根
但从没有人证明
我和石子之间的
区别
石子因终结而成为一种存在
我却因是一种存在而将被终结
我想我若走在宇宙的
河床之上
每一个星体也都是一颗细小的石子
河流不息。星体存在之后
又会被终结
而我被终结之后
还会存在么
当击水的声音同时响起
也就无从考证
我和石子运行的弧线
谁会更加优美
《两只蝴蝶——存在与虚无中的萨特和波伏瓦》
两只蝴蝶
何以展现虚空中曾经蓬勃娇艳的生命之火
但除了蝴蝶
还有什么能够超越这有限显象中的存在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蒙帕拉斯公墓中一对相依相守的伴侣
在无限显象的本质之中
离离合合
死后长梦当歌
蝴蝶其实只是一种躯壳
鲲鹏也是
而只有躯壳之内的梦境
才显得格外真实
当然躯壳也有可能正是梦境之中的梦境
西方哲学的存在与虚无
在中国先贤的阐述里
原来如此简单
因此我想 一只蝴蝶
生来就是为另一只存在或梦觉
另一只的存在或者梦觉
也只能成为这一只存在或梦觉的理由
而蝴蝶美丽的翅膀
本身就是一种无可辩驳的二元
以精美绝伦的细纹展现存在
以昏灰暗淡的一面表达虚无
蝴蝶总是用两只翅膀的的抖动
展示一种过程
仿佛是飞翔中的火焰
熄灭只是一种过程中的某种偶然
两只蝴蝶一生的相互追逐
也许就是偶然中的偶然或者偶然中的必然
一只蝴蝶把一生耗尽
或者只是为了在一天的过程中
倾听日落的声响和黑夜的静谧
而另一只极力体现第二性的渐行渐远
也只是为了追逐而不是背离
利穆赞七月的绿茵
只要曾经存在过
就会铺展终生的追随
一天数年和生生世世并无本质的区别
昨夜 两只蝴蝶
在梁祝的怨曲里飞入我的梦境
我的梦境
省略了所有的过程和细节
以蝴蝶纷飞为背景 遁入一片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