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雨新诗集《沉》由北京华龄出版社出版(名家点评)

(2006-08-12 15:41:00)
标签:

林馥娜诗歌

谢有顺

温远辉

杨克

分类: 众说馥娜
林雨新诗集《沉》由北京华龄出版社出版(名家点评)
 

书名:《沉》

作者:林雨 著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出版

印刷:北京富达印刷厂

版次:20068月第1版 20068月第1次印刷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4

ISBN7-80178-351-4

定价:15

——————————————————————————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41号   邮编:100009

电话:84044445(发行部)      传真:84039173

 

联系博客:http://blog.sina.com.cn/m/linyu688

邮购地址:(510630)广州市中山大道105号泽晖苑K205信箱 林馥娜

 

 

名家点评:

 

因着当下的诗歌日益成为一种纸上的技艺、写作也正在成为一种养病的方式,通过诗歌,已经很难再唤醒人们对于生活和灵魂的信任。但我喜欢读林雨的诗,因为她的诗,是把一个真实的世界给人,把人心的温暖给人。她的写作,是用一种人性钻探另一种人性,用一个灵魂把另一个灵魂卷走。进入她那简明而沉着的语词世界,你会发现,生活即便灰暗,充满渣滓,我们依然有理由对现实和未来深怀信心——这就是诗歌中人性的力量。有人说,人性是铁,诗是钢,而林雨正是以诗歌写作的方式,展示出了自己坚硬的生存锋芒。她的写作,并非自我装饰和无病呻吟,相反,她是在用诗歌来修补自己生命中的残缺和软弱,并以此来扩大自己的胸襟以及她对苦难世界的同情。

——著名文学批评家谢有顺

 

 

   林雨的诗歌纯净、清爽,用语造句干净利索,许多诗,都看不出是女性的口吻,反倒有些许阳刚之气。有相当一部分诗歌是直面当下社会、直面人生的,既有感悟性的发现,也有智性的思索。这见出诗人既单纯又不乏社会良知。

——著名诗人、诗评家温远辉

 

 

   树林里的雨滴是轻盈的,却渴望像石子一样贴近大地,正是这两难纠缠构成了她诗歌的张力。

——著名诗人、评论家杨克

 


◆作者简介:

  林雨,原名林馥娜,生于七十年代。籍贯揭阳,现籍广州。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清远文学院特聘作家。诗歌、散文、诗评、剧评、小小说等发表于《诗刊》《诗选刊》《作品》《诗歌月刊》《绿风》《中国诗人》《中西诗歌》《佛山文艺》《台湾新闻报》等。诗作收入《中国新诗年鉴》《2005中国最佳诗歌》等选本,散文《碉楼内外》发表于《羊城晚报》后被潮州市、开平市教育局采用于2005年高考模拟试卷。诗作获第二届“冠星杯”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出版有诗合集《导火线》。编选诗集一部即将出版。系《中西诗歌》编辑;《南方诗报》副主编。
 
 
林雨新诗集《沉》由北京华龄出版社出版(名家点评)
 

  林馥娜迫切地渴望加强诗歌同我们的生存境况的联系,显示出从生活事件中提取的质询生活的洞察力。她如此真实地观察和描写普通的民众,专注于其境遇和命运,真切地写出他们的苦难和挣扎。国家的命运,时代的命运,在现实中总是被每个卑微的个体承担下来的。苦涩的美感使诗歌跳跃性的意象赋予生命感的实质内容。她以诗意的目光表达了对现实生存的深切关怀,同时,诗歌自身也通过这种关怀而获得生命的力量。这种创作的价值,在于诗人为创作普通民众所需要的当代诗所进行的探索和努力,并因此证实当代诗在表现生活常态时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萧映(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