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动物防疫一线》养心苑 |
“南方诗报论坛”一周选评(2006年4月29日至5月6日)
陈亦权的诗:
《太阳的心》
落下了,太阳终究会再飞起
她有一颗不屈的头颅
和一颗火热的心
《灯》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我就摘一颗最亮的星星藏进梦乡
为寻找你的愁绪指路
(厌声:很不错又有味。)
孙梧的诗:
《在麦田里遇到了父亲》
常常有潮湿的细节描述着你
在我转身的时候
你在麦田孤身一人
身影越来越清新
雨水正在通往庄稼的路上
村里的草屋昨天还是尘埃
今天,闪烁出淡绿色的光芒
我不否认你在田埂地头
面孔微笑着
那些麦苗被风吹
那些麦苗被你施着肥
倒升起的缕缕炊烟
抖落四月的烟云
看你慢慢地滑进更深的麦田
家雀走过这里
你还是未向天空的影子望一眼
甚至一只燕子与另一把锄头
拔节的禾苗还在窃窃私语
我早已无力点亮最后一根香烟
在你的怀里,开始远离
(胡童:看完第一节,我就在直觉上认为这是一首好作品,确实如厌声说的,“很喜欢诗的这样的开头”, 第二节也有两个值得欣赏的地方:一是敢于用两个“被”字,“那些麦苗被风吹/那些麦苗被你施着肥”,不落俗套,仿佛像是麦苗在诉说;二是末尾处的细节描写,看似无力,实则感怀至深。所以,我又坚定了一个观点,有时直觉在于读诗上是有帮助的。)
陈广德的诗:
《腹部》
袭来。一如追云的步履
不是风
幽深的飘!举目无亲
举起泪。却无人伴奏
浑浊是黄昏
漩涡。在石头里
听清远的笛
还是袭来。我伸出手指
成熟
长箫的腹部
(风雅江南:喜欢对腹部的抒情,成熟也可以这样的表达!)
蓝蝎子的诗:
《下一站》
1.下一站——TO:B
什么时候
你是我旅途的下一站
我会在马车上安静的想象你的模样
你是收容我的城邦
我是被流放的悲伤
还有多少个失去你的轮回
我才能再看到你的笑脸
2. 老街
隔壁的老街安详的守侯着
一份坚定的悲伤
闪烁的彩色招牌
已经失去遥远的等待
阳光带着香蕉皮流浪到这个地方
他说这里有梦想留下的碎屑
听说雪山顶端是他们的下一站
上面有微弱的回响
3.战斗的爱情
我记住你的心跳
舞蹈在旋律的枷锁下奔跑
我肆无忌惮地想念
张开双臂
要不拥抱
要不撕咬
让你撕碎我的寂寞
或者
我用痛苦将你征服
爱
是一场血肉与钢铁的搏斗
只有阵亡
绝不投降
更加不能未战先逃
(陈江涛:很直接,也很深情,但有一些地方过渡不够自然。)
山涧的诗:
《积水》
它提示着一场初歇的骤雨
就像积水边的黄昏,在提示着
所有逝去的光阴——
不是一年,也不是三十年
积水边的黄昏
是光阴在大地上留下的一块切片
一场骤雨并没有改变光阴的滋味
虽然在积水和晚风之间,光阴
显得更加柔滑,更加稀薄
骤雨之后,积水和晚风之间
总有些落叶把光阴挡住片刻,
就在那一瞬间,我看见了一些往事
(陈江涛:细腻,也有灵气,有张力,像这样的句子:“骤雨之后,积水和晚风之间/总有些落叶把光阴挡住片刻/就在那一瞬间,我看见了一些往事”。)
剑熔的诗:
《父亲》
父亲热恋着麦田
滴下的汗水一不小心让麦子怀了孕
母亲,站在田边笑个不停
(风雅江南:喜欢这种方式。其实,长的和短的,都是一种形式。意境和闪亮的那一点,都很美。)
风雅江南的诗:
《声音》
整个下午都在屋子里
太阳走进来
在地板上走来走去
没有说话
时间在墙上
走来走去,没有说话
门没有说话
一根香烟,也可以
沿着直线,疯狂的逃去
许多脸孔
在墙上开放
许多往事
从桌子下面
长出来
没有声音,春天
在屋子外面开花
声音很响
文字,胡乱跌倒在纸上
等待醒来
整个下午我都在屋子里
没有声音
(胡童:究竟什么是声音?寂静无声是否也就是一种声音?诗能从更接近理性或者说哲学层面去思考就显深刻。)
黄吉元的诗:
《掌纹》
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掌纹
河边的暗示水的流向
山上的指明风的方向
土下的似乎最聪明:计量雨水
掂量种子,然后顺着根去打量阳光
我在想,假如来一场泥石流
石头将会怎样逃亡?
《蛇》
能看懂你孤独的人
常常被另外一些人误解
因此,他们总爱失恋或失意
总爱把地上的影子模拟成你
然后, 在日子的内壁
浅浅潜行
在脆弱处探出信子,那些孤独的人
也像你一样,常把毒液含在口中
随时准备伤人或自卫
《 蛰伏》
踮着脚尖,这时只能踮着脚尖
仿佛一出声他们就会跑,就会
停止一个春天
这些孩子呀,他们正在玩耍
白白的指甲嵌满泥土
满头是汗,还说着些最绿的话
我真的不敢出声,我怕一不小心
就会重新回到冬天
(山涧:作者在短小形体里,达到了对客体世界的全新拆解,并把个性化的玄思楔入其中。《蛇》对孤独者的意象虽刻画成功,但所指意义我不喜欢。《蛰伏》一诗我以为应换个标题,因为该诗要突出的意象不是蛰伏者(作者)而是那些让蛰伏者倾心的孩子们。
厌声的诗:
《爱》
大手
拉着小手
(丝语:简而有味!!)
(陈江涛:有趣,我再简一下。四个字:手/牵着手。这个内涵也许更广,但感觉没有美感。)
鲁绪刚的诗:
《在玉米地旁谈爱情》
我们盘腿坐在玉米地旁 怀揣豆粒
从地头 从一棵玉米开始 我们交谈
那些花粉或往事的碎片 纷扬起来
类似优秀的爱情抵达我们 山风中
吐出内心的物语 在可以触摸到的
玉米的根部 必定是泥土的芬芳和露水
它们沉默的态度 就像我们平凡的爱情
比任何一种植物都有存活下来的理由
现在 玉米的胡须悬在空中 而四周
都是大张旗鼓的蝉声 我们坐在这里
看轻盈的叶子 一个接一个从身边走过
并且不断地拍打我们的前胸和后背
这是八月 从我们最初劳作的那一刻起
我们的等待 原始地承受着无限耐心
《村庄不为风动》
经历了破碎的孤独 已经被淬火
压缩为母语 山道上拥挤的抑郁和碎片
像一粒稻子或一顶草帽 雪白地在飘
石头接着石头的群山 被挟裹在其中的
不过是一幅静止的油画 月光抑或露珠
都可以踏过它的瓦檐 甚至那些散开的
松籽味儿 像是长了翅膀地弥漫
绵延在空气中的稻香 无论是早晨黄昏
无论是晴天 雨天 同样泛着金黄
这个时候 村庄不为更大的风所动容
一个季节推着一个季节地流淌 它的幸福
或者痛苦 已经被糅合成一个密实的整体
通往村庄的路 在一片叶脉上蜿蜒
而我只是村庄返季的果子 至今没有成熟
《在词的低处》
尽可能地来自泥土 并信赖泥土给予的
一些灵感 包括植物上的云朵或露珠
包括花蕊里的呓语 从篱笆那边
走来的一条狗 尽可能地相信村庄的安宁
月色漫上瓦檐 在一棵树枝上凝固
来自黄昏的鸟鸣 化成了窗台上的梦境
我们越来越小的身体 经不起让风折腾
躲在一片树叶下 在季节的深处喘息
尽可能地学会蚂蚁的生活 并且理解
一场暴雨对家的威胁 理解
蜜蜂小小的翅膀 能够挪动庞大的世界
坐在一条河的边上 看词语来来往往地奔走
《信赖土豆》
信赖土豆 并尽可能地适应土豆的
一些沉默 它们诚实的态度让我敬仰
从山坡上蔓延开来 还有一头牛的梦想
在我们平淡的生活中 健康地活着
唯一的心愿 是在风雨走过时
把琴声留下 可以移动一下古典的姿势
可以吐出内心的热烈 催开花朵
并且注定了花朵的叹息与命运相连
阳光的味道确实很好 像一杯咖啡
陶醉了土地 心甘情愿地掏出爱情
承担一个母亲可以承担的一切
而我们对土豆的信赖 朴素而深沉
(陈江涛:你笔下的土豆,有一种诗味。沉朴真挚,像一杯浓茶。品。)
(师子:我们的等待 原始地承受着无限耐心,在我们平淡的生活中 健康地活着。
风雅江南:玉米,玉米,我的兄弟。其实这种味道只有从农村里面出来的诗人才能写出来,喜欢。)
刘永明的诗:
《想起故乡》
我猜测
有一颗钉子扎进了我的脚掌
在白云漂浮的故乡的田间、地头、村前
我怕别人知道这个伤痛
我瘸着脚步
一年一年的隐藏,谎瞒
以为那伤口会在
麻木与淡忘里愈合
直到我看见漂浮的白云
看见老榆树上挂着的榆钱
看见乡间泛黄的菜花
以及孩子嘴边吹响的柳哨
那颗钉子的伤口再次疼起
我又想起了母亲的召唤、想起滚珠
想起了一群孩子在捉迷藏
(风雅江南:喜好这首。钉子,或者对故乡那种深深的眷恋,表达了多少诗人的希望哦。)
师子的诗:
《假设》
浮岗是一粒村子大的尘埃
我是更大的尘埃
从未敞开胸怀
从未一无所有
从未知道昨天
生活明天一定开始
今天忙碌,休息
我是间隙中的踌躇
吹我的风吹不着我
五彩缤纷正是目中的人们
永远没有总量
大把大把的天堂是一场雾任谁消散
内外皆空,路也是没有的路
甚至海,一滴咸水,一粒盐
花瓣已经摘完,花蕊裸露
活生生的死亡不断诞生
私下的微笑布满嘴角
心中爬着蚂蚁,飞着鸟
无底洞里
卖鱼人来找我买鱼
我正在寻思做个完整的梦
沉沉欲睡只是身体的意思
好事已经进行到桥头
每天一次的黄昏
茫茫,茫茫然
却从未错过
(陈江涛:是不是太清醒了,才会茫然!“我正在寻思做个完整的梦/沉沉欲睡只是身体的意思”村子是真实的!还有土地。)
古城天子的诗:
《一场雨,虚怀以待》
走进乡村时很大的欢愉落下来
牛的脚印,画布上返青的草
赞美一场雨,涤洗屋脊清脆的声响
阳光缺席的今天种子面容清晰
老屋。母亲飞针走线着碧水蓝天
大踏步走来的人,手伸进水中。。。
火苗虚怀以待,柔软的思想很深刻
母亲在休整过的庄稼地头,面露祥和
(陈江涛:语言运用好,词汇操纵像在放牛。)
(莫莫:已经老了,老得没法描述母亲路过的那块庄稼地头~~我比较喜欢这样的虚弱。哈!)
陆军的诗:
《清明节要做的事》
抢在时间苏醒之前
把一棵熟睡的心事
种在雨水和阳光充足的地方。
植树和造林其实是一回事
无非是让叫沙尘暴的兄弟少来几趟
无非是让村庄的秃顶重新莺歌燕舞。
在祖先们居住的房顶
给祖先用火的形式
转换我们丰富的想念和心情。
我还是担心祖先们的双脚
能否走惯不断盘升的水泥路面
光滑会让他们迷失回家的方向。
在物价像干旱一样高涨的时候
薪水还能在每月的拐弯处卖到新鲜水果吗?
《谷雨》
四月细嫩的腰身能醉倒一大片柳枝
低垂的心事摇摇晃晃,
她看到了我酒后吐露出的实话。
其实和谷雨的真正相识
是在一座叫定西的小城。
那时三月刚刚出嫁,
我阳台上的海棠花开始泛红。
我朝生长在楼顶上的远山
看了看,
我朝一楼的花园里看了看。
我看到了潮湿的山峰,我还
看到了迎春花一样灿烂的爱人。
谷雨就在此时走入了我的生活。
那一年,布谷鸟一直没有叫。
那一年庄稼一个劲地丰收。
谷雨,是行走在四月的女孩,
有苹果一样的颜色。
那一天,我在阳台上喊叫了一声
“谷雨,来了!”
我就30岁了。
(陈江涛:欣赏二的声色与鲜活,但最好的是一,老兄,你对先人的怀念不如说是对今天的反讽。真的言而有物,中间的三节,如单独来看,似淡,但三者集中起来,这种疑惑就沉重多了。清明节之前,你是良多感慨呀。“在物价像干旱一样高涨的时候/薪水还能在每月的拐弯处卖到新鲜水果吗?”这是现实中的现实了。现代文明人之酸!)
-----------------------------------
南方诗报论坛:www.sydao.net/nf
陈亦权的诗:
《太阳的心》
落下了,太阳终究会再飞起
她有一颗不屈的头颅
和一颗火热的心
《灯》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我就摘一颗最亮的星星藏进梦乡
为寻找你的愁绪指路
(厌声:很不错又有味。)
孙梧的诗:
《在麦田里遇到了父亲》
常常有潮湿的细节描述着你
在我转身的时候
你在麦田孤身一人
身影越来越清新
雨水正在通往庄稼的路上
村里的草屋昨天还是尘埃
今天,闪烁出淡绿色的光芒
我不否认你在田埂地头
面孔微笑着
那些麦苗被风吹
那些麦苗被你施着肥
倒升起的缕缕炊烟
抖落四月的烟云
看你慢慢地滑进更深的麦田
家雀走过这里
你还是未向天空的影子望一眼
甚至一只燕子与另一把锄头
拔节的禾苗还在窃窃私语
我早已无力点亮最后一根香烟
在你的怀里,开始远离
(胡童:看完第一节,我就在直觉上认为这是一首好作品,确实如厌声说的,“很喜欢诗的这样的开头”, 第二节也有两个值得欣赏的地方:一是敢于用两个“被”字,“那些麦苗被风吹/那些麦苗被你施着肥”,不落俗套,仿佛像是麦苗在诉说;二是末尾处的细节描写,看似无力,实则感怀至深。所以,我又坚定了一个观点,有时直觉在于读诗上是有帮助的。)
陈广德的诗:
《腹部》
袭来。一如追云的步履
不是风
幽深的飘!举目无亲
举起泪。却无人伴奏
浑浊是黄昏
漩涡。在石头里
听清远的笛
还是袭来。我伸出手指
成熟
长箫的腹部
(风雅江南:喜欢对腹部的抒情,成熟也可以这样的表达!)
蓝蝎子的诗:
《下一站》
1.下一站——TO:B
什么时候
你是我旅途的下一站
我会在马车上安静的想象你的模样
你是收容我的城邦
我是被流放的悲伤
还有多少个失去你的轮回
我才能再看到你的笑脸
2. 老街
隔壁的老街安详的守侯着
一份坚定的悲伤
闪烁的彩色招牌
已经失去遥远的等待
阳光带着香蕉皮流浪到这个地方
他说这里有梦想留下的碎屑
听说雪山顶端是他们的下一站
上面有微弱的回响
3.战斗的爱情
我记住你的心跳
舞蹈在旋律的枷锁下奔跑
我肆无忌惮地想念
张开双臂
要不拥抱
要不撕咬
让你撕碎我的寂寞
或者
我用痛苦将你征服
爱
是一场血肉与钢铁的搏斗
只有阵亡
绝不投降
更加不能未战先逃
(陈江涛:很直接,也很深情,但有一些地方过渡不够自然。)
山涧的诗:
《积水》
它提示着一场初歇的骤雨
就像积水边的黄昏,在提示着
所有逝去的光阴——
不是一年,也不是三十年
积水边的黄昏
是光阴在大地上留下的一块切片
一场骤雨并没有改变光阴的滋味
虽然在积水和晚风之间,光阴
显得更加柔滑,更加稀薄
骤雨之后,积水和晚风之间
总有些落叶把光阴挡住片刻,
就在那一瞬间,我看见了一些往事
(陈江涛:细腻,也有灵气,有张力,像这样的句子:“骤雨之后,积水和晚风之间/总有些落叶把光阴挡住片刻/就在那一瞬间,我看见了一些往事”。)
剑熔的诗:
《父亲》
父亲热恋着麦田
滴下的汗水一不小心让麦子怀了孕
母亲,站在田边笑个不停
(风雅江南:喜欢这种方式。其实,长的和短的,都是一种形式。意境和闪亮的那一点,都很美。)
风雅江南的诗:
《声音》
整个下午都在屋子里
太阳走进来
在地板上走来走去
没有说话
时间在墙上
走来走去,没有说话
门没有说话
一根香烟,也可以
沿着直线,疯狂的逃去
许多脸孔
在墙上开放
许多往事
从桌子下面
长出来
没有声音,春天
在屋子外面开花
声音很响
文字,胡乱跌倒在纸上
等待醒来
整个下午我都在屋子里
没有声音
(胡童:究竟什么是声音?寂静无声是否也就是一种声音?诗能从更接近理性或者说哲学层面去思考就显深刻。)
黄吉元的诗:
《掌纹》
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掌纹
河边的暗示水的流向
山上的指明风的方向
土下的似乎最聪明:计量雨水
掂量种子,然后顺着根去打量阳光
我在想,假如来一场泥石流
石头将会怎样逃亡?
《蛇》
能看懂你孤独的人
常常被另外一些人误解
因此,他们总爱失恋或失意
总爱把地上的影子模拟成你
然后, 在日子的内壁
浅浅潜行
在脆弱处探出信子,那些孤独的人
也像你一样,常把毒液含在口中
随时准备伤人或自卫
《 蛰伏》
踮着脚尖,这时只能踮着脚尖
仿佛一出声他们就会跑,就会
停止一个春天
这些孩子呀,他们正在玩耍
白白的指甲嵌满泥土
满头是汗,还说着些最绿的话
我真的不敢出声,我怕一不小心
就会重新回到冬天
(山涧:作者在短小形体里,达到了对客体世界的全新拆解,并把个性化的玄思楔入其中。《蛇》对孤独者的意象虽刻画成功,但所指意义我不喜欢。《蛰伏》一诗我以为应换个标题,因为该诗要突出的意象不是蛰伏者(作者)而是那些让蛰伏者倾心的孩子们。
厌声的诗:
《爱》
大手
拉着小手
(丝语:简而有味!!)
(陈江涛:有趣,我再简一下。四个字:手/牵着手。这个内涵也许更广,但感觉没有美感。)
鲁绪刚的诗:
《在玉米地旁谈爱情》
我们盘腿坐在玉米地旁 怀揣豆粒
从地头 从一棵玉米开始 我们交谈
那些花粉或往事的碎片 纷扬起来
类似优秀的爱情抵达我们 山风中
吐出内心的物语 在可以触摸到的
玉米的根部 必定是泥土的芬芳和露水
它们沉默的态度 就像我们平凡的爱情
比任何一种植物都有存活下来的理由
现在 玉米的胡须悬在空中 而四周
都是大张旗鼓的蝉声 我们坐在这里
看轻盈的叶子 一个接一个从身边走过
并且不断地拍打我们的前胸和后背
这是八月 从我们最初劳作的那一刻起
我们的等待 原始地承受着无限耐心
《村庄不为风动》
经历了破碎的孤独 已经被淬火
压缩为母语 山道上拥挤的抑郁和碎片
像一粒稻子或一顶草帽 雪白地在飘
石头接着石头的群山 被挟裹在其中的
不过是一幅静止的油画 月光抑或露珠
都可以踏过它的瓦檐 甚至那些散开的
松籽味儿 像是长了翅膀地弥漫
绵延在空气中的稻香 无论是早晨黄昏
无论是晴天 雨天 同样泛着金黄
这个时候 村庄不为更大的风所动容
一个季节推着一个季节地流淌 它的幸福
或者痛苦 已经被糅合成一个密实的整体
通往村庄的路 在一片叶脉上蜿蜒
而我只是村庄返季的果子 至今没有成熟
《在词的低处》
尽可能地来自泥土 并信赖泥土给予的
一些灵感 包括植物上的云朵或露珠
包括花蕊里的呓语 从篱笆那边
走来的一条狗 尽可能地相信村庄的安宁
月色漫上瓦檐 在一棵树枝上凝固
来自黄昏的鸟鸣 化成了窗台上的梦境
我们越来越小的身体 经不起让风折腾
躲在一片树叶下 在季节的深处喘息
尽可能地学会蚂蚁的生活 并且理解
一场暴雨对家的威胁 理解
蜜蜂小小的翅膀 能够挪动庞大的世界
坐在一条河的边上 看词语来来往往地奔走
《信赖土豆》
信赖土豆 并尽可能地适应土豆的
一些沉默 它们诚实的态度让我敬仰
从山坡上蔓延开来 还有一头牛的梦想
在我们平淡的生活中 健康地活着
唯一的心愿 是在风雨走过时
把琴声留下 可以移动一下古典的姿势
可以吐出内心的热烈 催开花朵
并且注定了花朵的叹息与命运相连
阳光的味道确实很好 像一杯咖啡
陶醉了土地 心甘情愿地掏出爱情
承担一个母亲可以承担的一切
而我们对土豆的信赖 朴素而深沉
(陈江涛:你笔下的土豆,有一种诗味。沉朴真挚,像一杯浓茶。品。)
(师子:我们的等待 原始地承受着无限耐心,在我们平淡的生活中 健康地活着。
风雅江南:玉米,玉米,我的兄弟。其实这种味道只有从农村里面出来的诗人才能写出来,喜欢。)
刘永明的诗:
《想起故乡》
我猜测
有一颗钉子扎进了我的脚掌
在白云漂浮的故乡的田间、地头、村前
我怕别人知道这个伤痛
我瘸着脚步
一年一年的隐藏,谎瞒
以为那伤口会在
麻木与淡忘里愈合
直到我看见漂浮的白云
看见老榆树上挂着的榆钱
看见乡间泛黄的菜花
以及孩子嘴边吹响的柳哨
那颗钉子的伤口再次疼起
我又想起了母亲的召唤、想起滚珠
想起了一群孩子在捉迷藏
(风雅江南:喜好这首。钉子,或者对故乡那种深深的眷恋,表达了多少诗人的希望哦。)
师子的诗:
《假设》
浮岗是一粒村子大的尘埃
我是更大的尘埃
从未敞开胸怀
从未一无所有
从未知道昨天
生活明天一定开始
今天忙碌,休息
我是间隙中的踌躇
吹我的风吹不着我
五彩缤纷正是目中的人们
永远没有总量
大把大把的天堂是一场雾任谁消散
内外皆空,路也是没有的路
甚至海,一滴咸水,一粒盐
花瓣已经摘完,花蕊裸露
活生生的死亡不断诞生
私下的微笑布满嘴角
心中爬着蚂蚁,飞着鸟
无底洞里
卖鱼人来找我买鱼
我正在寻思做个完整的梦
沉沉欲睡只是身体的意思
好事已经进行到桥头
每天一次的黄昏
茫茫,茫茫然
却从未错过
(陈江涛:是不是太清醒了,才会茫然!“我正在寻思做个完整的梦/沉沉欲睡只是身体的意思”村子是真实的!还有土地。)
古城天子的诗:
《一场雨,虚怀以待》
走进乡村时很大的欢愉落下来
牛的脚印,画布上返青的草
赞美一场雨,涤洗屋脊清脆的声响
阳光缺席的今天种子面容清晰
老屋。母亲飞针走线着碧水蓝天
大踏步走来的人,手伸进水中。。。
火苗虚怀以待,柔软的思想很深刻
母亲在休整过的庄稼地头,面露祥和
(陈江涛:语言运用好,词汇操纵像在放牛。)
(莫莫:已经老了,老得没法描述母亲路过的那块庄稼地头~~我比较喜欢这样的虚弱。哈!)
陆军的诗:
《清明节要做的事》
抢在时间苏醒之前
把一棵熟睡的心事
种在雨水和阳光充足的地方。
植树和造林其实是一回事
无非是让叫沙尘暴的兄弟少来几趟
无非是让村庄的秃顶重新莺歌燕舞。
在祖先们居住的房顶
给祖先用火的形式
转换我们丰富的想念和心情。
我还是担心祖先们的双脚
能否走惯不断盘升的水泥路面
光滑会让他们迷失回家的方向。
在物价像干旱一样高涨的时候
薪水还能在每月的拐弯处卖到新鲜水果吗?
《谷雨》
四月细嫩的腰身能醉倒一大片柳枝
低垂的心事摇摇晃晃,
她看到了我酒后吐露出的实话。
其实和谷雨的真正相识
是在一座叫定西的小城。
那时三月刚刚出嫁,
我阳台上的海棠花开始泛红。
我朝生长在楼顶上的远山
看了看,
我朝一楼的花园里看了看。
我看到了潮湿的山峰,我还
看到了迎春花一样灿烂的爱人。
谷雨就在此时走入了我的生活。
那一年,布谷鸟一直没有叫。
那一年庄稼一个劲地丰收。
谷雨,是行走在四月的女孩,
有苹果一样的颜色。
那一天,我在阳台上喊叫了一声
“谷雨,来了!”
我就30岁了。
(陈江涛:欣赏二的声色与鲜活,但最好的是一,老兄,你对先人的怀念不如说是对今天的反讽。真的言而有物,中间的三节,如单独来看,似淡,但三者集中起来,这种疑惑就沉重多了。清明节之前,你是良多感慨呀。“在物价像干旱一样高涨的时候/薪水还能在每月的拐弯处卖到新鲜水果吗?”这是现实中的现实了。现代文明人之酸!)
-----------------------------------
南方诗报论坛:www.sydao.net/nf
后一篇: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