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与年》——苏联木版画插图欣赏

(2015-05-25 09:26:50)
标签:

文化

历史

收藏

图片

娱乐

分类: 图书介绍

http://s7/mw690/001zbjRWzy6Sxn0DE1M36&690



http://s15/mw690/001zbjRWzy6Sxn1lcECce&690



http://s7/mw690/001zbjRWzy6Sxn1L4pw36&690



http://s5/mw690/001zbjRWzy6Sxn205Za64&690



http://s7/mw690/001zbjRWzy6Sxn21KpU76&690



http://s3/mw690/001zbjRWzy6Sxn2gqGea2&690



http://s15/mw690/001zbjRWzy6Sxn2JISiee&690



http://s6/mw690/001zbjRWzy6Sxn32MhT95&690



http://s11/mw690/001zbjRWzy6Sxn3t2vE5a&690



http://s15/mw690/001zbjRWzy6Sxn416we7e&690



http://s9/mw690/001zbjRWzy6Sxn4u0eA38&690



http://s2/mw690/001zbjRWzy6Sxn5ftId61&690



 



http://s16/mw690/001zbjRWzy6Sxn7g2u39f&690



http://s14/mw690/001zbjRWzy6Sxn7txr7fd&690



http://s7/mw690/001zbjRWzy6Sxn7RuRMa6&690

《城与年》是前苏联作家斐定的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这是最早的一版中译本,曹靖华译,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由上海骆驼书店出版,印量2000册。这部书的文字内容如今恐怕已难以吸引文学爱好者的兴趣,或许其中的木版画插图还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带我们回到半个多世纪前那个鲁迅先生推崇并向国人介绍外国木版画插图的年代,去寻找这部中译本背后隐藏着的鲜为人知的关于鲁迅先生和曹靖华先生的一番心血和长达半个多世纪都未能了却心愿的遗憾。

关于这个中译本面世的前后情况,主要参考鲁迅《集外集拾遗》中《<</SPAN>城与年>插图本小引》一文,曹靖华在中译本后的介绍,以及载于《国外文学》2007年第3期的曹苏玲《(纪念曹靖华先生诞辰110周年)<</SPAN>城与年>中译本面世的前前后后》一文。根据这些材料,略述于下。

曹靖华1930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期间第一次读到了《城与年》,为其所吸引。艺术家亚历克舍夫为小说所作的木刻插图也让他爱不释手。1933年夏回国前,曹靖华走访了亚历克舍夫并得到画家赠送的全套《城与年》木刻插图原拓28幅。后来曹靖华将这28幅原拓赠予鲁迅。鲁迅深为珍爱。由于《城与年》当时国内尚无译本,鲁迅决定仿《士敏土之图》,先出一本《城与年之图》“以供读者赏鉴”,并约曹靖华写一篇《城与年概略》附入集中。鲁迅根据“概略”为每幅插图写了说明。考虑到东京印刷技术较好,鲁迅决定仿《引玉集》的办法,连同1936310日写就的《<</SPAN>城与年>插图本小引》合为一集,寄往东京印制,惜未及寄出,鲁迅先生就与世长辞了。不久抗战爆发,出版这套木刻插图的事也就此搁置。

亚历克舍夫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可惜1934年就逝世了,年仅40岁。“然而在短促的光阴中”,他却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赌徒》、斐定的《老人》、《城与年》,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个》作了插图。

建国后曹靖华希望能够将《城与年之图》出版,一则为纪念鲁迅先生,实现他的遗愿,一则如鲁迅先生扶病所写的“小引”中说的:“将全拓木刻全部,不加删削,和概略合印为一本,以供读者鉴赏,以尽自己的责任,以作为我们对尼古拉·亚历克舍夫君的纪念。自然,和我们的文艺有一段因缘的人,我们是要纪念的。”出这本书也是为了纪念这位不幸早世的艺术家。曹靖华为此奔走了40年,直至1987年去世,这一愿望也未能实现。曹靖华去世后,曾任陕西省出版局副局长的林理明同志和曾任河南省副省长的邵文杰同志都曾继续努力,希望该书出版,最终也未能实现。鲁迅先生生前编就的《城与年之图》也就成了先生的未竟工作,至今也未能实现。

《城与年》是曹靖华于19464月译完的。这是他的苏联文学翻译的封笔之作。开始翻译这部小说时,正值抗战,不知战争何时结束,准备译完后在大后方出版,并将亚历克舍夫的28幅木刻插图全部收入。可当时重庆与上海邮路阻断,无法向在上海的许广平先生索取插图,而插图作者又已谢世,只得写信求助于小说作者斐定。不料斐定复信说经历过苏德战争的炮火,木刻家的手拓、原版插图精本都已无从得到了。幸而不久日寇投降,1946年夏,在行将付印出版之际,译者赶往上海,同许广平先生一起从鲁迅先生的藏书中,不仅找到了鲁迅先生生前所存的《城与年》插图精装本以及艺术家手拓全套木刻,而且发现每幅木刻还夹着一条宣纸,上边是鲁迅先生亲笔题写的说明。曹靖华同志当即冒着酷暑亲自到制版所,将全套木刻连同鲁迅先生的题字一一监制了锌版。这样《城与年》的全套28幅木刻插图,并鲁迅先生题写的说明才印入了1947年上海骆驼书店出版的《城与年》中译本中,首次和读者见面。这其中有10幅插图为整页大幅蓝印,其他18幅为小幅墨印。此书后来虽有再版过,但蓝印版画插图形式仅此第一版而已。这本带有鲁迅先生手批插图的完整中译本的面世,也可略慰《城与年之图》未能实现出版的遗憾了。

今天,无论是小说作者斐定、插图作者亚历克舍夫、小说译者曹靖华,特别是曾扶病编就《城与年之图》的鲁迅先生均先后谢世。争取出版《城与年》中译本的艰辛历程也就被作为历史的一页翻过去,化作历史的尘埃,不为后世所知。



“目前的中国,真是荆天棘地,所见的只是狐虎的跋扈和雉兔的偷生,在文艺上,仅存的是冷淡和破坏。而且,丑角也在荒凉中趁势登场,对于木刻的绍介,已有富家赘婿和他的帮闲们的讥笑了。但历史的巨轮,是决不因帮闲们的不满而停运的;我已经确切的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摘自鲁迅《引玉集>后记》




 

http://s13/mw690/001zbjRWzy6Sxn8rhZa1c&690


活动地点: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西街34

咨询电话:63017678630292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