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指疑(八十五):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2018-01-08 14:38:04)
标签:
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周拥军文化 |
分类: 唐宋诗病举隅 |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评析:《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公元725年亲祭孔时所作。全诗以疑入笔,首联“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出自《论语·宪问》:“微生亩问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欤?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疾固也。’”此句本是孔子的愤懑之言,孔子自称忙忙碌碌,并非逞口舌之长,只是痛恨世人顽固不化,才著书立说,教化世人。颔联“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出自孔安国《尚书序》:“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升堂闻金石丝竹之声,乃不坏宅。”写帝王诸侯想要扩建宫殿,也不敢妄动孔子故居。表明孔子的功绩即便贵为王侯也望尘莫及,旨在高度评价孔子的尊崇地位。颈联“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是孔子的自伤之词,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传说凤凰现身,河洛图出,是象征圣王出世的瑞兆,然而孔子生逢春秋乱世,刀兵四起。诸侯们只关心自己的领土、霸权、兵力,没有肯行仁义的圣王,是孔子自叹儒学大道没有用武之地。尾联“两楹奠”亦是用典,出自《礼记·檀弓上》,表示出祭奠礼仪的隆重与庄严,同时也表明诗人决意推行仁政,以告慰孔子泉下亡灵。全诗句句用典,只从不遇处立言,比及一般咏叹之诗,颇显境界之大,立意之深。《唐律消夏录》云:“就鲁论成语作一问答,添入‘一代中’三字,便见大圣一生忧悯心肠,以下只将夫子典故用几个虚字转折出来,并不另加一赞美之词,愈见大圣之大,后来无数孔子庙碑文,终不及此一诗也。”评价之高,足见一斑。不过纪昀在《瀛奎律髓汇评》中云:“五六‘嗟’‘叹’‘伤’‘怨’用字重复,虽初体常有之,然不可为训。”吾深以为是。另外全诗用典过密,颇有堆砌之嫌。钟嵘《诗品》有云:“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唐释皎然《诗式》亦云:“诗有五格:不用事第一,作用事第二,直用事第三,有事无事第四,有事无事、情格俱下第五。”作诗用事,常常论为“堆而无味,拙而无法”之境,故不可滥用之。
---------------------------------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世称唐明皇。陇西成纪人。初封为楚王,继为临淄王,后发动唐隆政变,奉父睿宗即位,不久禅位。以姚崇、宋璟为相,励精图治,海内殷盛,史称“开元之治”。中年怠政,致安史之乱。宝应元年病逝,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工诗书乐,尤善八分章草,主要作品有《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霓裳羽衣曲》。《全唐诗》收其诗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