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 |
魏晋泉先生诗作颇丰,已出版《源泉诗词》两集。在三集出版之即,嘱余文章为序,不敢辞也,欣然从之。
余披读《源泉诗词》,或缕云裁月,忆史追今;或金针度人,教化感物;或切中时弊,兴利除害;或闲情流水,荡气回肠。且浮声切响,韵律工整。《源泉诗词》穷一时目力所及或想像所及,形非形,意非意,神与意会,句句皆见精神。
如:《七律·竹赋》——“烟雨寒霜挺疾风,龙鳞玉骨翠凌空。藏村拂水湘妃泪,咬定青山岩石缝。脱俗高低居有节,坚贞大小气如虹。谁人不羡四君子?更得高风三友隆!”其诗简洁明快,意境高雅,不染尘世。叹简洁形外,又含有深远。
又如:《七律·春燕》——“丽日融融春怨迟,润风烊烊筑新泥。婆娑起舞赵飞燕,长翼轻盈翅剪姿。喜燕纷飞春笑住,噙虫点水屋檐居。今非王谢堂前客,遍地高楼难择栖”其诗想像高远,借感性之形象,言理性之思考。貌合神会,唾壶击碎。惊想象形外,又含真相也。歌德有云:“只有通过艺术,尤其是通过诗,想像力才能得到调节”。然也。
《源泉诗词》颇多诗词彰显哲理,隽永深刻、意味无穷。如《七律·桃花》——“春暮落红风雨去,花前岂可不归踪”;《五绝·赞芙蓉》——“湖美映荷花,朱红托绿华。何嫌泥浊出,却见玉无瑕。”乃言得其宜,意尽言止,辞而不遗。
鉴以上论,《源泉诗词》可谓诗纯粹之典集也。纯粹之诗,弃凿空之论、无病呻吟;弃风影敷衍、曲高和寡;弃老生常谈、人云亦云;弃陈词滥调、装腔作势;弃隐晦笼统、汪洋恣肆。反之则天马行空、一唱三叹,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又云:言贵于物,无物,非言也;诗贵于神,无神,非诗也。诗存于天地、万物之间,诗人慧眼之内,无处不诗,无物不诗。信手拈来为诗,随笔涂鸦为诗,生活入诗皆为诗也,诗境、诗味、诗韵兼备,其诗传神矣。
是以为序。
余披读《源泉诗词》,或缕云裁月,忆史追今;或金针度人,教化感物;或切中时弊,兴利除害;或闲情流水,荡气回肠。且浮声切响,韵律工整。《源泉诗词》穷一时目力所及或想像所及,形非形,意非意,神与意会,句句皆见精神。
如:《七律·竹赋》——“烟雨寒霜挺疾风,龙鳞玉骨翠凌空。藏村拂水湘妃泪,咬定青山岩石缝。脱俗高低居有节,坚贞大小气如虹。谁人不羡四君子?更得高风三友隆!”其诗简洁明快,意境高雅,不染尘世。叹简洁形外,又含有深远。
又如:《七律·春燕》——“丽日融融春怨迟,润风烊烊筑新泥。婆娑起舞赵飞燕,长翼轻盈翅剪姿。喜燕纷飞春笑住,噙虫点水屋檐居。今非王谢堂前客,遍地高楼难择栖”其诗想像高远,借感性之形象,言理性之思考。貌合神会,唾壶击碎。惊想象形外,又含真相也。歌德有云:“只有通过艺术,尤其是通过诗,想像力才能得到调节”。然也。
《源泉诗词》颇多诗词彰显哲理,隽永深刻、意味无穷。如《七律·桃花》——“春暮落红风雨去,花前岂可不归踪”;《五绝·赞芙蓉》——“湖美映荷花,朱红托绿华。何嫌泥浊出,却见玉无瑕。”乃言得其宜,意尽言止,辞而不遗。
鉴以上论,《源泉诗词》可谓诗纯粹之典集也。纯粹之诗,弃凿空之论、无病呻吟;弃风影敷衍、曲高和寡;弃老生常谈、人云亦云;弃陈词滥调、装腔作势;弃隐晦笼统、汪洋恣肆。反之则天马行空、一唱三叹,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又云:言贵于物,无物,非言也;诗贵于神,无神,非诗也。诗存于天地、万物之间,诗人慧眼之内,无处不诗,无物不诗。信手拈来为诗,随笔涂鸦为诗,生活入诗皆为诗也,诗境、诗味、诗韵兼备,其诗传神矣。
是以为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