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关于化疗及临床的二个问题
(2013-08-21 17:22:45)
标签:
化疗疗效患者健康 |
分类: 肿瘤,康复 |
一,肿瘤患者的实际生存期低于临床试验结果
在芝加哥,一项大型政府资料分析显示,在社区接受治疗的癌症晚期年长患者的生存期低于在临床试验中应用同样疗法的患者。绝对的说,除了接受FOLFIRI化疗的4期肠癌患者,大部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是不大的。社区治疗的4期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16.1个月,这要比在临床试验期间接受相同治疗的随机对照组患者低30%。
接受侵入性的、标准化的一线化疗药物治疗的患有晚期GI及肺癌的老年患者,其生存期低于临床试验的志愿者。此项发现是重要的,有临床经验的医师在与患者讨论治疗方案时,引用的生存期是试验治疗的结果。我们的结果显示,来自试验治疗患者的生存期评估不能应用于在社区接受老年保健计划治疗的患者
解读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化疗,或者抗癌药物(指西药)的疗效没有宣传的那么好,药物试验的有效率与临床真正在患者身上的有效率差距较大,如靶向药物,在临床中疗效并没有说明书上说的那样好,这就要求我们做为医生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忽悠患者。
二,早期姑息治疗可延长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命
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的Joseph Greer博士等近日在《临床肿瘤学杂志》刊文称,对已发生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早期开展姑息治疗并不能降低患者的化疗等级,但却能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之前的研究表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后随即介入姑息疗法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绪并提高生存期,作者提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否是由于化疗方案有所改变,次数减少的缘故?因此在这篇后续的报道中,作者旨在了解及早介入姑息疗法是否同样影响患者化疗和临终护理的频率、时间。
该研究是基于从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的151例新确诊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患者进行,采取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一部分在标准治疗方案的同时并及早期对其开展姑息治疗,另外一部分只接受标准治疗方案。在18个月的随访中,大多数病人(n = 133; 88.1%)死亡,作者评估了生命最后几个月内的化疗率。
通过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接受的化疗方案都一样,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具体分析发现,与标准治疗小组相比,接受早期临终关怀的小组在临终前60天内接受化疗的概率较低,最后一次接受静脉化疗至死亡的中位间隔时间为64天,显著大于标准治疗组的40.5天;临终前更愿意进入临终关怀医院进行超过1周的疗养(比例分别为60%和33.3%)。
因此作者认为虽然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的化疗方案一样,但早期姑息治疗联合标准治疗可以帮助优化最终化疗和过渡到临终关怀的选择时间。总的来说,这会带来高质量的临终护理。
解读:
美国麻省总医院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癌症治疗中心之一,各国家的医疗界无不望其项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指的是出现转移的肺鳞癌或腺癌,不是小细胞型肺癌,这位博士对151例这样的肺癌患者全部进行了化疗,18个月后133例死亡,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姑息治疗,也就是对症治疗和心理治疗,这部分患临终前最后的60天只是减少了化疗的次数,拉长了化疗后至死亡的时间而已,但也仅仅是大于标准的20余天,这样的姑息治疗没有任何临床意义,但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美国的肺癌患者在化疗后的结果,从而提示我国的肺癌患者应该怎样对待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