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哈克
哈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22,835
  • 关注人气:8,0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帛书原文之德篇

(2021-09-22 22:28:45)
标签:

哲学

典籍

分类: 典籍书架

德篇 原文 

 

论德0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得一02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

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为本欤?非也!

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闻道03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反复04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中和05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自名也。

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觐殷死,议而教人。

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至柔06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

无有入于无闲,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立戒07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请靓08

 

大成若缺,其用不币;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赢如绌。

躁胜寒,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知足09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知天下10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

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无为11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将欲取天下者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德善12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生死13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椯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尊贵14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祭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守母15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堇。

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

 

盗桍16

 

毋道身殃,是谓袭常。

使我jie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民甚好解。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赍财有余;是谓盗桍。

盗桍,非道也!

 

善观17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兹?以此。

 

含德18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蝲wei地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忧,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玄同19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坐其兑而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踈;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治邦20

 

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昏;人多知,而奇物兹起;法物兹彰,而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为正21

 

其正qiqi,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訞。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耀。

 

长生22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胃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居位23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申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处下24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

牝恒以靓胜牡,为其靓也,故宜为下。

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

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道注25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宝也。美言可以市,奠行可以贺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无难26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未。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辅物27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玄德28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

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江海29

 

江海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佳而弗厌也。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

 

安居30

 

小邦寡民。

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不积3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三宝32

 

天下皆谓我大,不宵。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

我恒有三宝之:一曰慈,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检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不争33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天,古之极也。

 

用兵34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芮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

祸莫大于无适,无适近亡吾宝矣。

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怀玉35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知病36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

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畏畏37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

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被取此。

 

 

天网38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栝。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弹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司杀39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

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

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

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斵也;夫代大匠斵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贵生40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柔弱41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

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

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天道42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

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水德43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

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之也。

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

正言若反。

 

右介44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

故有德司介,无德司chè。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