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书特征: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

洛书实际是九宫格,由1到9排列而成。最大的特征就是:
横,竖,斜三个数相加和都是15。若在洛书(九宫格)图上作出两条对角线及十字交叉线,构成的显然是一个米字线,如下图所示:

表面看,数字性和对称性是“洛书”最直接、最基本的特点,“和”或“差”的数理关系则是它的基本内涵。
换种方式看:
4+9+2=3+5+7=2+7+6=4+3+8=4+5+6=2+5+8=3+5+7=8+1+6=9+5+1;
则其中的一个数字可以用其它数字的和差表示出来,如9:
9=3+5+7-2-4;或者表示成:3+5+7-2-4-9=0的形式,
9=2+7+6-2-4;
9=4+3+8-2-4;
9=4+5+6-2-4
9=2+5+8-2-4;
9=3+5+7-2-4;
9=8+1+6-2-4;
9=9+5+1-2-4;
9=3+5+7-5-1;
9=2+7+6-5-1;
9=4+9+2-5-1;
9=4+5+6-5-1
9=2+5+8-5-1;
9=3+5+7-5-1;
9=8+1+6-5-1;
9=9+5+1-5-1;
上述关系其实就是翁文波先生称之为“可公度性”的五元关系式。是不是可以说: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多元关系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关系,洛书就是个多元关系模型----它以简洁的图形排列,深刻揭示了世界的多元本质。
我们知道,现代数学是严格按照二元关系定义的,一般数学上讲的“关系”就是二元关系的简称。而且现代数学大多建立在“连续性”的基础上,离散数学处理问题时也是局限于二元关系的,所用的数学手段也多在连续性基础上。事实上,世界是由离散的可数单元组成的,多元关系不仅存在,而且起着更重要更本质的作用。比如星系就是一个个的个体星球组成的,连光都是一份份的即量子性。更不用说,事件(不论是物理的或者是社会性的)是一个个的了,一次地震,一场游行示威等等。这些基本单元表征的是事物的一种本来属性,是可用自然数来数个数的,这便是自然数。因此自然数反应了实在的一种最基本的存在状态,即可数性或量子性。在思维上面,我们还可以人为地为某个序列规定一个原点,因此就有了原点和负数,因此整数也可以代表实在的量子特性。这便是信息数据的来源,这个用数据代表实在存在状态的过程,就是代数的本来含义。
可公度性的一般定义是:
定义:如果所用变量xi都是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且所有的系数a1,a2,a3,……为正整数或负整数,则凡是可以化为如下形式的一阶线性齐次方程:
a1x1+
a2x2+ a3x3+…+aixi+…=0
称为可公度性方程。当a1=1时,方程为首一多项式。
如果ai的和为0,则该方程是与0(如时间原点)无关的可公度方程。
如果一个集合中的所有的xi都是该方程的元素,该集合为可公度集合。
(注解:1:在代数方程中,仅含变量的一次幂的方程称为一阶线性方程。这种方程的函数图象为一条直线,所以称为线性方程。
2:在一个线性代数方程中,如果其常数项(即不含有变量的项)为零,就称为齐次线性方程.)
继续观察洛书,可以用可公度性多元关系来表示各个数字:比如4
4=4+6-6
; 4=2+8-6
4=3+7-6
;
4=1+9-6;
4=5+5-6
又比如3:
3=3+7-7 ;
3=2+8-7; 3=4+6-7
;
3=1+9-7;
3=5+5-7
同理7:7=7+3-3
;7=2+8-3; 7=4+6-3; 7=1+9-3; 7=5+5-3;
同理8:8=8+2-2
;8=3+7-2; 8=4+6-2; 8=1+9-2; 8=5+5-2;
上述关系在翁文波理论那里称之为“3元关系式”。这些3元关系可以很容易就从任意宫格中的数字“和”与“差”中得到。
可惜,未见翁先生对洛书作此解释。而事实上他对素数的可公度性关系的研究解读,比这个九宫格要复杂的多。
如上所述,这个“洛书”,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可公度性模型来看待。通过最为简单的加减法可以求得各个宫格的特征值,即获得这个九宫格的秩序性信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