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日利差的解读及用途

(2012-10-05 11:44:34)
标签:

杂谈

1:美日利差或美债利率解读:

   所谓美日利差在此指的是美与日两国的10年期国债利率的差值。

   先看现象:本人看到的自1986年以来的数据,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始终高于日本的,这一差值一直为正值。原本以为日本自施行低利率政策以来,所谓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这段如此,原来之前也如此。

    那么,美日利差的信息含义究竟是什么呢?显然,这一差值也属于风险溢价的范畴,一般而言即市场认为美国10年期国债的风险大于日本的,所要求的风险溢价高。但是这里可能存在误区,即日本的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的因素似乎占很大比重,它可能是导致日本国债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位的重要原因。也因此一直存在美日利差的套利行为,所谓日元为套利货币(CARRY TRADE CURRENCY).因为这一利差的一直存在,因此可以判定日本主妇的套利模式一直都存在,只要日元利率低于美元利率,日元套利就一直存在,只不过日元套利是套利美债,美元套利则无处不在。
   美日利差与前一帖子中,美国债2年期利率的性质似乎是一致的,即都与美日汇率正相关。利差越大,则美日汇率越大(即日元贬值);利差越小,美日汇率越小(即日元升值)。在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的这几年,利差呈现逐波走低的态势,因此美日汇率也在走低(即日元升值)。

   美债利率上升, 在日元借贷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或者说日债利率大致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则套利空间扩大。日本投机者就借入日元,并且在外汇市场上抛售而兑换成美元,再购入美国国债。 这样以来,就呈现日元贬值 即美日汇率上升!因此我们就看到了美债利率或者美日利差与美日汇率同向上升的现象。

    这个套利模式要实现的关键是:日债利率一定要在相对于美债利率的低位,因为低融资成本才能保证套利成功。也就是美债利率一定要高于日债利率,不然就没有套利的空间,否则“渡边夫人”就没有必要抛售日元换美元买美债了。这种美债利率一直高于日债利率的现象或模式,即使美联储也实施了零利率政策也依然未打破。 如果这个美债利率和美日汇率同向的模式要被打破的话,就是日债利率不能维持在低位了。
    这就要看日本的通胀了。如果日元借贷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维持美日与美债利率同向的局面的,那就有可能日元开始贬值,因为通胀一起来的话 日本就得加息,从而引起日元套利美债的大撤退,那样的话,日元贬值就可能会非常凶猛。这是第一个可能的推测。
     第二个推测则或者是美债利率被联储压低到比日债利率还低 
    第一个推测的可能性似乎大些,其实现的可能是日本通胀上去了,后面美债利率居然低于日债利率!那么,可能就是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大崩溃资金都到美债里面避险了
 
2:美日利差与日元汇率的关系:
    为一正相关关系!其实以前就发现美国债利率(无论长短)都与日元汇率成正相关关系,但是对比研究后发现,还是美日利差与日元汇率的关系最密切,相关系数达90%。

美日利差的解读及用途

美日利差的解读及用途

明确了这一点,那么就可以利用对较为熟悉的美国10年国债利率的走势来大致判断美日利差的走势,而如果清楚了美日利差的走势,也就能够预判日元汇率的方向趋势。因此,这对做外汇套利的实际操作是有意义的。

     需要关注的那就是日本的通胀水平,我们都习惯了日本的通缩。真看不懂先生提出日本明年2季度可能通胀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3:美日利差与金价的关系:

     金价与美日利差的关系呈现为对数负相关关系:即金价与美日利差变动的百分比呈反向运动,美日利差变大,则金价回落。

      因此,美日利差,一石二鸟,既可以用来研判日元汇率,也可以用来研判金价。

美日利差的解读及用途

上图中蓝色曲线代表的美日利差,它的百分比变化与金价的点位变化高度相关。下图就是二者相关性的一个分析,相关系数可达88.88%。下图也可用来直观地观察二者的最新变动情况,即可作为动态控制之用。比如,美日利差在2以下方可维持金价在1600之上。
美日利差的解读及用途

 

哈克注:本帖内容是节日前就做了上述的数据及关系图。但是,对于其中的逻辑关系的认识很浅薄,只是感觉与日元套利关系较大,并且觉得这个套利模式一直存在,至少数据是这么显示的。隐隐感觉以后要出大问题,可能与这个模式的崩溃有很大关系。节前就此问题给真看不懂先生发了个纸条,请教他,他答应节后回复。

    节日期间与MYBABY交流,他也认为日元套利模式一直存在,因此在1中,我归纳了一下我们交流的要点。看法或观点不一定正确,意在抛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