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与股指的关系

标签:
客户保证金上证指数存款同比增速杂谈 |
分类: 股海踏浪 |
(18日补充一点内容)
1:计入广义货币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从2001年开始,央行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因此,在央行的统计数据中,可以通过“计入广义货币的存款”这一项观察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的变动情况。但是2001---2006年这段时间的数据,央行数据统计中,我未能查到,只有从2006年开始的数据。不过,这也刚好可以观察到上轮大牛市中客户保证金与股指的关系。
2006年到2007年,“计入广义货币的存款”不断增长,06年初只有1620多亿元,而到了2007年10月份则高达2.34万亿元;但在2008年,这个数据与股指一同下降,10月达到8330亿元的低点。客户保证金增量与居民户存款增量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其变动情况反映了“存款搬家”的轨迹。
2009年,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计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年初约为8800亿元,截至10月份增加到1.72万亿元,说明相当大的一批储蓄存款转为保证金,进行股市投资。
2:客户保证金与股指的定量化分析:我用《曲线专家》数学软件做二者关系散点图,得出拟合关系曲线,二者呈现相关系数为81%的直线关系!确实印证了我们的直观感觉:客户保证金的增长必定带动股指的上涨。
下面这幅图是根据上面的图中的回归模型作出,对沪指的波动范围可以有个大致的刻画:模型上线对应上图中的紫色带的上线,模型下线同理。
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一些特点:一是在上轮大牛中,模型计算值(蓝色线)于2006年10月之后直到股市见顶,一直处于股指(红线)的下方;08年大跌后股指(红线)至今一直处于模型计算值(蓝色线)下方。二是在大牛市中,股指屡屡突破模型上线(绿线),而在08大跌之后至今,股指几乎与模型下线(棕红线)亦步亦趋。这两个特点似乎说明:尽管09年流动性丰沛,但流通市值的大扩容,减持套现的压力,新股上市的压力还是牢牢底把股指压在模型计算值(蓝线)的下方。就看客户保证金的变化了!
用同样方法,把保证金数据系列和对应的沪指系列换成同比涨跌数据系列,作图观察,发现二者关系更为密切,相关程度达到了90%:
3:用货币供应量和存款总量变化推测客户保证金:
下图表明11月存款活期化继续快速增大,因为扣除了MO即主要用于消费的那部分钱,剩下的就可能转入股市或楼市等投资市场。这种差之差同比增速转为正值还刚好与存款流出银行同步,即始于2009年7月,当月银行存款流出192亿,8月流出达到880亿,而在9月份由于指数暴跌,银行存款出现报复性回流,增加了7633亿,进入10月,搬家势头卷土重来,流出银行的资金达2507亿,11月,居民存款再度流出股市,小幅增加了533亿元。
综合看:11月客户保证金或许处于横盘或微幅增加状态。至于12月,从目前的成交量判断,流进股市的资金似乎在减少。央行公布“计入广义货币的存款”总是滞后于我们的需求,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