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凤姐给刘姥姥吃的茄鲞,到底咋做的?

标签:
茄鲞凤姐 |
分类: 吃吃吃 |
原创:
有一句话说客随主便,有啥吃啥,便是佳客。
刘姥姥就是个佳客,每看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节,心里便十分欢喜: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
作客放低身段,与人方便,同时也是与己方便,毕竟自己也有请客的时候。
扯两句淡话,打住。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贾母着凤姐弄点茄鲞给她吃,她吃了说:“别哄我,茄子跑出这味儿来,我们也不用种粮食了,只种茄子了。”
风姐介绍说:“把才摘下来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初看到这一节,差不多要运动一下喉结,普通不过的茄子在贾府弄得这么繁华,着实让人眼羡,也就在心里记下了。
《礼记》里说:虽有佳肴,弗食,不得其旨也。后来做了一回,料没有贾府的足,过程类似,问题是,茄子丁散落成泥。至于“鸡瓜”,有各种说法,我觉着鸡脯肉可靠一点儿。我不吃鸡,这个就省了。
后来,才明白“鲞”的意思。海边的人对这个,肯定不陌生。冬天时,剖了海鱼晾干,便是鱼鲞,诸如白鲞,黄鱼鲞,鳗鲞之类。
知堂先生在京城待了半辈子,念念不忘绍兴几样吃食,说:“我所觉得喜欢的还是几样家常菜,腌菜笋干汤、白鲞虾米汤、干菜肉、鲞冻肉,都是好的。假设天天能够吃饱玉米面和白薯,加上萝卜鲞几片,也已经很可满足。”
凤姐肯定说快了?忘了说,茄丁要晒个半干才行。
其实,这挺简单的,瞅个好天气,早上把茄子切丁,晒个半天,晚饭就可以做。只是要嫩茄子,一般来说,茄子籽儿能掐动,就不算老。
后来,跟一位喜欢下厨的朋友说起这个菜的心得,他说,他没晒茄丁,也做成了,光茄子炸不行,得加点水淀粉,这样外焦里嫩,茄丁散不了的。这个我也没试过,我觉得茄鲞就得晒。
还有一种茄子吃法,整个儿的茄子埋在火灰里,听着它“吃吃”冒气,给它翻个身,还埋着。那边儿剥几瓣蒜,把青椒切碎,加点盐一起放在石窝窝里捣成汁,舀出来。把火灰里的茄子夹出来,拍打几下,剥皮,蘸着汁吃,真是饱满。不过,这得在乡下才好办。
好多人不喜吃茄子,原因是没味道,其实,没味道就是味道,清蒸最明显,原本七荤八素的嘴,忽得此味,殊属难得,最好不过了。
茄子还有喜感,你看,照相,你一喊,眉目就生动了。
你若有意,按按这里
南在南方,看上去有点玄乎,实是一句废话。
给花溪南风爱人希望瑞丽写过许多爱情小说,
《读者》《意林》等杂志签约作者,
写点小随笔
近年,给湖南文学北京文学延河等等,
写点中篇小说。
喜欢花草小狗,吃饭喝酒,等等。
总有文章值得分享,美意流传。
商务,互推,说话等:455241985@qq.com
往期回顾
附记:
突发奇想弄了一个QQ群“吃货乐啊”
群号:639764706
爱吃,爱下厨,也爱分享的,来嘛,闲时或者可以聊聊吃的。
后头有个群的二维码,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