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在南方
南在南方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356
  • 关注人气:4,0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脉

(2012-11-25 11:24:19)
标签:

情感

分类: 随便,背过身去

开始,叶小桑不情愿,然后,半推半就。

范泉咧嘴笑了一下说,要是放在古代,给你缠个丝线,你在帐子里,我在帐子外。叶小桑说,然后呢?范泉说,版本多啦,像有些电视剧里的,扑嗵一声跪下了说,奴才给娘娘道喜,娘娘有啦。

叶小桑咧嘴笑了,不想扯了干裂的嘴唇。叶小桑的手放在棉枕上,范泉伸出手指,按了她的脉搏,看着她,深深呼吸一次,动作由轻浅再到深沉,屏心静气的样子,弄得叶小桑有点紧张。

终于,范泉的手指离开了叶小桑的手腕,留下三个微红的指印儿。

叶小桑说,老先生呢?范泉指了指墙上,老先生呆在黑边相框里微笑着。她怔了怔说,老先生走了?他点点头说,我是孙子。觉着不妥,匆忙说,我是他孙子。然后他说,最近遇到烦心事了?她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他说,脉象轻浮,她说,内心深沉。她跟他对着说,没能阻止他继续问,望闻问切,打听身体的消息,然后,就写了处方。

叶小桑拿过处方看了看,然后从包里拿出另外一张处方。范泉认出来那是爷爷开的,整齐的小楷写在洒金的宣纸上。叶紫说,你增加了两味药减了了一味药。他接过来看了看,果真,两张处方大同小异,当然,他的处方自有他的道理。

抓了药,他问她自己煎还是放在这里煎?没等她说话,他说,放在这里吧,煤气灶上煎药,对不住药材。她点点头说,老先生也这样说。顿了顿说,那我傍晚来?他说,好。

她起身走了,走几步折回来说,井泉药铺有老先生在,看着让人踏实。他说,年轻人当中医,看着挺让人操心的吧?

她笑了笑,这次真的走了。不想却让他喊住说,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她转过身说,是不是啊?

她走过棉花巷,藏了很多老行当,比如蓝染坊,比如石磨豆腐坊,比如锔坊,比如井泉药铺。在这里头,井泉药铺的名气最大,依然保留着老式铺面,木柜台被磨得满是包浆,铁碾巢被磨得乌青发亮,手提铜杆秤的准星也被磨得模糊……时间的功夫才是真的。

井泉药铺的大门挂了一副刻在木板上的对联:虽无丹药治不老,但有妙手能回春。横批是:悬壶济世。这对联来头不小,民国时期一位著名学者的手迹,掌柜自然宝贝得不行,早上挂出去,晚上收回来,朝花夕拾一样的。

高楼背后差不多都有小巷,就像站在窗前,俯视刚刚走过的棉花巷,叶小桑第一次去井泉药铺,是因为望远镜带来的惊讶,晴天,铺子门口总是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药材,总穿对襟布衣的老头脸上有一块明亮的老年斑,还有,棉花巷落雪了,最先融化的房顶总是井泉药铺,其实,并不是多么向阳。

等她去了,才知道因为药铺的木架结构,再加之木炭火炉,老先生固执地认为中药需要木炭火来炮制,来煎熬。在城里,木炭已经很稀罕,但掌柜有办法从远处运来,烧红的木炭卧在白灰里,看上去闲适极了,陶质的药罐子在火炉边上,不用盖子,用皮纸封住,文火煨着,涸湿的皮纸鼓着,但有好的韧劲儿,并不破。铺子里的温度上去,房顶的雪就悄悄地融了,一点一滴落下来……

她离开了半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就像她再回来老先生已经不在了,换了个年轻的男子坐堂,他说,我是孙子。想到这,她笑了一下,想着以前怎么没见他呢?

那时,她偶尔会看去老先生,也不全是看病,有时纯是闲谈。老先生跟她说过井泉二字的来历说,说是有个典故叫橘井泉香,说是西汉时湖南一位叫苏耽的人,身怀绝技,对母亲也很孝顺,后得道要成仙了。成仙之前,跟母亲说明年要发瘟疫,到时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叶来治,第二年,果然发了瘟疫,这个处方果然救了很多人。老先生还跟她说了把脉的事情,用中间三个手指把在寸、关、尺三部上,常脉从容和缓 ,脉至数来去清楚,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如果不是,中医就要辨证……

老先生还在小宣纸上写两句话给她:当归方寸地,独活世人间。又说,当归,独活都是药材,可不仅仅是药材。又说,六神得有主才好。

可她那时,却常常六神无主,就像两朵花,突然一朵就没了,可那朵怎么开的呀?问春天,春天一声不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模拟病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