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星:我们离“低碳”还有多远?
(2013-07-11 10:21:42)
标签:
房产 |
分类: 新闻评论 |
据报道,6月17日,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大会在深圳坪山新区拉开帷幕,深圳成为国内首个正式启动碳交易的试点城市,此次论坛开放的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只是坪山国际低碳城的核心启动区项目,未来整个坪地街道57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将被低碳城覆盖,而接下来10余年中,数百亿资金将被投入到这片土地上。坪山低碳论坛、坪山低碳城只是全国低碳浪潮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在轰轰烈烈的低碳运动背后,我们看看国人还有哪些“非低碳”的行径:
行政区划阻隔出租车双向拉客:很多邻近的姊妹城市领导高层之间一直高喊着同城化,但出于地方利益保护,往往阻止对方出租车回程时在本城市拉客,空跑成本只能强加在乘客头上,也无形中增加了城市运营成本,增加了碳排放。位于珠三角这么发达、开放区域的深圳、东莞两市,还经常因为出租车回程拉客引发群殴事件。规定机场出租车只能单程拉客的城市也不在少数,前不久,我到过沈阳和鄂尔多斯机场,因为机场单程拉客,司机和乘客都苦不堪言,地方政府还打着“保护出租业利益”的旗号自以为政策高明,实际是劳民伤财的愚蠢做法。
活动场面宏大:政府招商会只注重规模,不看效果,奠基典礼活动让学生停课充当礼仪群众演员,领导致辞冗长,婚宴葬礼越办越大,这些公私活动的铺张浪费现象早已司空见惯。
城市建设盲目贪大:据说全国661座城市中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超过了百座,不管是首都、省城,还是小县城、乡镇,大马路、大广场、甚至摩天大楼随处可见,名目繁多的开发区、新区更是星罗棋布。一边忙着大拆大建造新城,一边是鬼城、睡城、空城层出不穷,高举节约集约用地的大旗,干着摊大饼、高大全的勾当,已经成了当今中国城镇化的全部内容。
低碳不是噱头,更不是马甲,也不是父母官和开发商圈地的概念。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的态度,我们希望低碳植入到社会每个阶层、每个人的每个细胞中,而不是偶尔飘过的浮云或者某一社会阶段的一句政治流行语。
(崔元星 国际商务策划师513962079@qq.com,0755-2393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