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书亭,谈企业管理的书籍最多,最畅销,很多管理专家的演讲光盘在候机厅巡回播放,反而越来越让小企业对“企业管理”摸不着头脑,因为那些管理理论是给大企业看的。
企业管理究竟是什么
在企业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从最初人們制定的规章、守则发展到个人的自律规范,其中最起主导作用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治。企业管理最高境界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个人的才能,并使每个人的才能全部朝着有利于达到组织目标的方向发展。
管理不等于制度
管理离不开制度,但不等于制度。很多中小企业,没日没夜地制定制度,没日没夜地抄袭别人的制度,甚至是西方人的制度,拿到自己的企业来实践,甘愿为了适应买来的鞋,而挤破自己的脚。管理大于管+理,不是“管”和“理”的简单组合。
小企业无管理
企业的核心是以盈利为目的,为了盈利就必须以能够带来利益的客户为中心。无论是贸易型、生产型还是服务型企业,能把产品服务用于客户比什么都重要,让客户接受产品服务是根本。当没有业务的时候,谈管理显得乏味,当业务忙不过来的时候,谈管理显得别扭。对于初创期的企业,谈管理为时尚早,与其做一个管理规范、但没有效益的企业,还不如唯利势图、挖第一桶金。在业务、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制度、适合的管理风格。
小公司无战略
专家说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战略管理,但对于小企业来说,谈战略太虚无缥缈,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更至关重要。要谋发展,首先要能够生存,生存中求发展。很多小企业想到了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事,却对眼前的问题束手无策。
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
国营的也好,民营的、外资的也罢,基本上老板的禀性决定了企业管理风格。一个生性多疑的老板,性格拘谨的、严肃的老板再标榜以人为本,其实不会为企业为员工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与之匹配的企业管理模式,规模渐渐壮大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必须取代“一言堂”,老考虑未来的企业肯定会死,只考虑眼前的企业也始终长不大,长大了的企业没有大度的管理模式也活不长。
(崔元星
国际商务策划师 中国泛地产策划网
0755-2672224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