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1年,我国手机拥有量就达到1.2亿户,超过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我国手机拥有量猛增到4.6亿部,产量高达4.7亿部,接近全球产量的50%,我国不仅成为世界手机消费大国,也是手机制造大国。手机已深深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身心造成了不小的创伤。也许你对手机爱不释手,也许你对手机已恨之入骨,不管怎么说,下面对手机综合症的概括至少有一种症状你曾经得过甚至正困扰着你。
手机恐惧症: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手机数量激增,也不知是哪路来的神仙以专家身份抛出一个“打手机与患脑瘤成正比关系的论断”,引起了世界性恐慌,虽没有救活每况愈下的寻呼产业,却极大地推动了手机防护产业的发展,各种防辐射手机及与之配套的防辐射耳机、无线耳麦等铺天盖地,其实,哪个专家也不能举出一个脑瘤病例与打手机直接相关,更没有谁亲眼看到哪一个人因打手机得了脑瘤而当场毙命的。再加上有关手机电池炸死人的报道不断,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让人毛骨悚然,每次接打手机时离得远远的,不过肯定躲不过它的辐射半径和爆炸半径,如果它存心要伤你的话。无意中触到兜里的手机,会有刹那间触到“不定时炸弹”的感觉,不知道它是否只是一个“哑弹”,也不知道哪一刻会发作。
手机健忘症:本来记性很好的人,自从用了手机,记性逐渐差了,这并非跟脑瘤有关。现在的手机至少可以存储数百个电话号码,并且作为记事本、记录本,无数条备忘录可以记在里面,也可以作为计算器,应付日常需要。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用进废退”,手机与人类的关系给出了极好的佐证,手机的记忆力强了,人类懒得用脑了,人的记忆力就逐渐衰退了。忘了太太的生日,忘了去学校接孩子,也许不是故意,都是手机惹的祸。
手机多动症:如果你在一个深夜不断地接到同一个朋友用手机打过来重复地说同一个问题,你不要责怪对方,因为他(她)犯了手机多动症,酒喝高了,正在轮番给存在手机里的朋友打电话,第二次打来时,说明他已转了一轮,如果间隔短,说明他的知心朋友不多或者你还算不上他的知心朋友。如果你在很忙的时候不断地收到朋友的短信,即使你爱理不理地回复,但他(她)还不厌其烦地紧追不舍,你也不要责怪对方,因为他(她)犯了手机多动症,正在参加一个无聊的会议,一般开会纪律严明,手机静音,不准接打手机,只能发短信了。
手机红眼病:手机不仅可以作为通讯工具,不仅是消费品,也有显示身份、炫耀的作用。不用自己花钱买手机的学生、爱面子的年轻人和钱来得容易的老板会不惜血本跟自己的手机叫劲,和同伴叫板、攀比,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于是,商家为了迎合客户永远无法满足的需求、贪欲,美轮美奂,镶钻石的、大如砖头的、薄如名片的、多功能的层出不穷。我有个朋友买了个很重的手机,看上去确实显得高贵,拿在手里也有分量,有一次不小心摔了,零件撒了一地,完全是旧货改装的,机壳里的配重铁狠狠地砸在他脚上,他恍然大悟地感慨,“原来分量全靠它了”。
手机依赖症:几乎所有人都把电话号码存在手机里,原始的、纸质的通讯录早已经抛弃了,手机一旦被盗或者失去记忆就抓瞎了,只能坐等别人呼自己,可能会大半年与世隔绝,甚至再也联系不上熟悉的朋友了,如果对方也同时遭此厄运的话。曾经有个访谈统计结果,上班族早上出门又回家的原因90%以上是因为忘带手机了,回家再去拿。在手机没有出世之前,人们都是很守约的,自从有了手机,不管约会是否重要,不管对方是否愿意,不管距离是近是远,在碰面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总要来回打手机,不断变换约会地点和约会时间,直到见面,一直处在动态调整之中。一旦手机电池打得没电了或者通讯费打没了,这次精心策划的约会就算泡汤了,因为无法确定时间、地点,手机时代,谁也不会相信原定的时间、地点不变。
手机恐慌症:人多的场合,只要手机一响,大家都会忙着掏裤兜里的手机,直到确信不是自己的响了,生怕错过一次显示自己是“忙人”的机会。有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手机不响了,就会觉得惊慌失措,担心失去一次重要的商机或官运,掏出来一看,手机好好的,待机状态,只是自己心里出了毛病。也曾经听说,有人为了显得很忙,雇人打电话过来,当然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掏出没有来电的手机假装大声接听的,连雇用费、通讯费、电费、磨损费都省了。
本文绝对原创,但纯属娱乐,坚信不会造成手机消费者的恐慌,不会引起手机消费市场的疲软,更不会招徕手机经销商的围追堵截。
(崔元星
国际商务策划师 中国泛地产策划网
0755-2672224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