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深圳曾被“地荒论”困扰,2007年深圳地产遭遇“拐点”,前三季楼市“井喷”,第四季缩量降价,中介出逃,商家甩卖。拨开乌云,2007年的深圳还是给2008乃至更远的将来留下了“地产新希望”,这就是以关外4大新城和关内3大旧村为代表的城市再生运动。
从《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中看,未来新增住房人口的80%会在关外居住,“大深圳”已成趋势;从《2030深圳发展策略》来看,“大深圳”的影子也随处可见。在近期深圳建设规划和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框架下,市政府于2007年上半年制定出台《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之新城规划》,提出发展“四大新城”建设计划。深圳正面临着“四个难以为继”,城市功能升级、资源重新配置迫在眉睫,“四大新城”的出现将进一步拓宽特区城市疆域,丰富深圳城市内涵。“四大新城”也将成为“大深圳”快速前进的四轮驱动,紧密联络珠三角的城市群。为了给四大新城起个更响亮的名字,加大对新城的宣传和倡导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自2007年5月22日起深圳市规划部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四大新城”形象名称,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市民的普遍欢迎。如今,光明新城、龙华新城、大运新城和坪山新城的名称及主导功能定位已经确定。四大新城规划进一步强化了组团式发展格局,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发展布局,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符合深圳城市发展方向。根据规划,四大新城将确保建设的速度与品质,实现差异化发展,力争5年内初具规模。2007年8月19日,光明新区率先揭牌,令人期待的绿色城区和光明模式正在成为示范。
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历来是城市的老大难问题,因为深圳的高速发展,城中村问题更为突出。随着国家新增建设用地补偿费标准的提高及关内新增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停供,深圳关内城中村问题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以大冲、白石洲、岗厦为代表的3大旧村在2007年度,分别被三大地产巨头拿下,开始了成片改造的征程。2007年3月19日,华润深圳有限公司与深圳大冲实业股份公司正式签订了大冲村旧改合作意向书,大冲村改造是深圳市最大的旧改项目,占地面积6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36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投资方宣称将把大冲改造成第二个“万象城”。除大冲旧改以外,金地集团操办的岗厦河园片区,总投资也达到60亿元,建筑面积100万平米,华侨城签订的白石洲旧改协议占地45万平米。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外新城都是政府主导一级开发,开发商只能等待摘牌拿地参与二级开发,关内旧改都是开发商与村委(村属股份公司)联手,开发商主导一级与二级开发。关外新城如火如荼,关内旧改却雷声大雨点小。
关外新城前景无限,关内旧村扑朔迷离。相信关外4大新城和关内3大旧村为代表的城市再生运动会给深圳地产2008年乃至更远的将来带来“新希望”,给商家、媒体和消费者留下更多的遐想。
(崔元星
国际商务策划师 中国泛地产策划网
0755-2672224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