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7)广东省博物馆--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标签:
广东省博物馆潮州木雕 |
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正面大屏肚以金漆手书贺寿序并题写寿联一副:“海屋筹添堂上祥开寿域,云璈乐尧庭前彩戏春风。”大屏肚设内、外两层枋栏,内枋栏为通雕缠枝花卉纹;外枋栏由上、下横肚及左右两侧企肚组成,其中上横肚及左右企肚饰通雕人物故事,神态各具,形象生动。下横肚为浮雕梅、兰、桃、菊、牡丹等名花异卉。下门肚则以变形云蝠纹作开光,开光内浮雕博古、瑞兽纹。
寿屏背面装饰尤为精彩。外枋栏饰浮雕博古炉瓶,内枋栏则嵌饰通雕缠枝花卉,大屏肚内以黑色推光漆为地,绘饰精细的铁线描金漆画,其中首、尾两屏为八仙骑八兽,其余十屏全景式地描绘了杭州西湖的山光水色、风景名胜,其娴熟的金漆画工艺令人赞叹。
正面屏心为祝寿序全文,外围设四重方栏,均以金漆画作装饰,其题村由内至外依次为:连枝花卉,回纹拱寿、人物故事及夔龙锦地纹。下屏肚绘人物山水图并围以花卉纹方栏,贺寿文为晚清时期广东著名人物何如璋撰写。
寿屏背面分为大小80多个装饰面。大屏肚漆画由10个条屏式的画面组合而成,以《诗经·豳风·七月》一诗作题意,生动地描绘了耕种、收获、渔猎、纺织、筑屋、制陶、冶铁、郊游、祭祀等生产生活场面,反映了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制度下,乡村生活一派祥和、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屏肚外围亦设四重方栏,饰以祥禽瑞兽、蔬菜佳果、江海水族、博古瓶花、书卷画册等纹饰。作品取景宏阔,人物神态生动,场景细腻逼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潮州木雕艺术的杰出之作。
博物馆利用高大宽敞的展厅空间,逼真地复原传统潮汕民居的厅堂、卧室、书房等场景,生动地再现了木雕制品在潮汕民间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陈设应用,使参观者充分领略到潮州木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厅井式民居是庭院类型民居中另一大类,其特色表现在敞口厅及小天井。即组成庭院的四面房屋皆相互联属,屋面搭接,紧紧包围着中间的小院落,因檐高院小,形似井口,故又称之为天井。
正面是正屋,左侧是厢房。正屋中间是大厅,两侧分别是大房和小姐房。
中间的大厅。正面是 大神龛,其上方是书写“永庆堂”的匾额。两侧对称的放置坐椅、茶几以及被称为“满堂红”的烛台。

大神龛,又称“祖宗龛”、“老爷龛”、“家神龛”。大神龛放置在祠堂、公厅、大的住宅正厅中心,是供放祖宗灵牌,为时年八节祭祖仪式之用。
大房是一家之主生活起居的地方,一般位于正厅的左侧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孕育和萌芽于唐代以前,起步于唐宋,成熟于明代晚期,清代达到鼎盛阶段。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而著称。美仑美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

展柜局部
唐代木鱼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潮州木雕的实物。它用刀粗犷,以形取胜,原是悬于潮州开元寺内的库堂前,用于敲击提示僧众用餐或集合的。
通雕蟹篓形梁托,原为建筑梁架构件,以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蟹篓为题材,作品结构紧凑,雕刻粗细适度,既满足了承重的需要,又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达到了实用与装饰的有机结合。蟹篓最早是用在建筑横梁上的装饰,是清朝末年潮州木雕奇才黄开贤发明的。传说黄开贤见到渔夫挑着蟹篓匆匆地赶往夜市,篓中的螃蟹在灯火的逗引下爬来钻出,憨态可掬。这幅生趣盎然的日常小景触发了黄开贤的艺术灵感,他经过研究和无数次的试验,终于雕制成了半畔蟹篓,装饰在潮州青龙古庙里,轰动了潮州城。从此蟹篓就成为展示潮州木雕艺术技巧的重要题材之一,半畔蟹篓也逐渐向圆雕蟹篓转变,成为独立的雕刻陈设。

潮州木雕采用的木料有樟木、杉木、苦棟木、花梨木、酸枝木等。樟木木质柔润,纹理细密,具有浓郁的樟脑香味,具有易入刀、不易崩、防虫蛀的特点,是潮州木雕的首选木料。漆料多为植物漆,分为生漆和熟漆,髹涂于木器之上,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潮州木雕所用的金属粉箔主要分为金箔、银箔、锡箔、金粉、银粉等,所用颜料有朱砂、藤黄、铁红等等。


木雕艺人所用的工具按功能可分为选材取坯工具、雕刻工具、调漆工具、打磨工具、髹涂工具、描绘工具、敷贴工具等七大类。
潮州木雕其雕刻技法分类,有沉(凹)雕,浮(凸)雕,圆(立体)雕,通雕(多层)和锯通雕(单层)五种,通雕最为卓越,在木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木雕作品工艺精湛、玲珑剔透、金碧生辉、富丽堂皇,因而深受广大东南亚地区的华裔所喜爱,其精美的艺术魅力名扬世界。
雀替又称梁角花,为传统建筑构件,安装于立柱与横梁的交角处,起加固、装饰作用,常见有鱼龙、夔龙、花鸟等题材。鱼龙是潮州木雕中常见的吉祥纹饰,源于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鱼龙的形象多为龙首鱼身,作翻卷腾跃之状,象征着由鱼向龙的转化,暗喻时来运转,腾达高升。
木雕瓜柱
潮州木雕对题材的选择及组合安排,着意于传达某种美好意念,而不完全符合实际生活,此件梁托即为其中一例。作品运用通雕技法雕刻而成,以屈曲欹侧的梅树为架构,中部雕一仰腹的螃蟹,一螯持笔,一螯持瓜蒂,暗寓“必登甲第”之意,表达了科举时代人们对功名的追求。
金漆木雕狮形梁托
潮汕地区民间祭祀习俗隆重热烈,游神赛会活动热闹非凡,婚庆、寿礼等人生礼仪性活动铺张豪华,礼仪、祭祀、游神等活动中所用的器具十分讲究,古色古香。金碧辉煌的金漆木雕器具既可显示财富地位,又可渲染活动气氛。
此套屏风由9件条屏和一对屏头狮组成,屏扇装饰由下至上分五层,首层均雕饰变形夔纹;其上是屏扇的核心,镂通雕“空城计”、“擒孟获”、“罗通叫关”等人物故事图。第三层镂雕瓶花、鱼藻、花鸟、博古等纹饰;第四层以通雕缠枝葡萄纹作边框,内置绢本设色水墨画和书法条幅;顶层雕饰花鸟纹。围屏两侧以屏座作固定,屏座底部为“T”形,上设立柱,柱头饰圆雕狮子戏球,立柱三面以通雕夔龙纹牙条作站牙,具有加固立柱的作用。整套围屏综合运用了镂通雕、浮雕、髹漆贴金和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题材丰富多样,雕刻精美,是难得的木雕精品。

清
金漆木雕烛架
神轿是潮汕民间祠堂庙宇必备的祭祀器物,每逢举行迎神赛会活动时,将神像(俗称老爷像)安放于交围椅上,由4至8名青壮年男子抬着参加游行。此神轿由轿围屏、交围椅、中盘、轿脚狮和底座五部分组成。轿围屏呈马蹄形,由七块构件组合而成。内屏面髹黑漆并饰以描金漆画。外屏面及中盘是装饰重点,按轿围屏及中盘马蹄形的造型,以对称形式作装饰布局,划分多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小装饰面,分别嵌饰人物故事、江海水族等题材的多层通雕花板。中盘两侧各有一个前后贯通的方孔,以便安插轿杠。中盘正面略内凹,嵌饰通雕博古瓶花。左右两侧及后面则嵌饰“凤朝牡丹”等花鸟纹。四足浮雕龙纹,并于外翻处通雕人物故事图。足端垫以形象生动的轿脚狮。底盘盘面髹红漆,四周以黑漆为地,浮雕卷草纹并作贴金装饰。整座神轿综合运用了浮雕、通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结构复杂,题材多样,制作精益求精,潮汕民间对神灵的敬重崇拜由此可见一斑。
满堂红是一种祭祀器具,形似扁瓶,外表多浮雕花鸟、博古等纹饰,中间穿插一木柱,柱上设锡盒,祭祀时作擎烛用。平时置于香几,祭祀时明烛高擎,满堂红艳,故又称满堂红。
香炉是放置于神案前的祭祀器具之一,造型似鼎,盖钮多雕成狮子形,故又称为香炉狮。中空,四周留有空隙,祭祀时将香料放在铜炉内点燃,然后放进香炉狮内,香烟从四周的空隙缭绕而出,满堂生香。此香炉四足翻卷,腹部正背两面各镶嵌“鲤鱼跳龙门”、“博古纹”长方形镂通雕饰件;左右两侧各设一个镂通雕缠枝花卉纹炉耳,高高耸起;腹部下方四面设锦地开光,开光内以铁线描金漆画工艺绘博古静物;炉盖以一神态威猛的圆雕狮子为主体,三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在其身旁嬉戏。整件器物造型典雅庄重,美观实用。
木雕艺人别出心裁地将糖枋架设计成展卷式,通体以黑漆隔条分作26个宽窄、大小不等的装饰块,嵌饰锯通雕、通雕、多层镂通雕花板,融人物、花卉、瓜果、博古、瑞兽等多种题材于一体。正面10个透窗呈对称式排列,使整体的装饰性和空间感大大增强,充分展示了木雕艺人的奇思巧艺。糖果架是潮汕地区的传统祭祀器具之一,造型多种多样,雕刻精致,大多作髹漆贴金装饰,豪华而庄重。祭祀时置于神龛前的香几上,上面摆放米方糖(潮汕民间常见的一种食品)

潮汕地区的宣炉罩向以做工考究、装饰华丽而著称,木雕艺人在制作时往往费尽心思,以期充分展示自己高超的技艺,通常他们会根据用主的需求,针对不同的装饰部位和题材,采用不同的雕刻技法来表现。此宣炉罩的四个立面采用了“文王访贤”、“鲤鱼跳龙门”、“喜鹊闹梅”、“福寿如意”等百姓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的传统题材,工艺极为精湛,构图饱满,纤巧华丽。
宣炉罩又称薰炉罩、香炉罩,由底座和罩盖两部分组成,造型以方形和六角形最为常见,雕刻十分精细,加上髹漆贴金或金漆画装饰,显得格外华丽,素雕者虽然较少见,但典雅庄重,别具特色。罩顶开孔,四周嵌饰雕刻精美的花板,有人物故事、花鸟、水族、博古等纹饰,雕工精细,制作精巧。平日置于家中厅堂和书房中的几案上,逢喜庆之日或祭神祀祖时,置宣德炉或小香炉于罩内,炉中燃烧香料,香气从罩顶的小孔和四周的孔洞缭绕而出,香气盈室,令人心旷神怡。此宣炉罩为方形,四足外翻,足下垫小狮子,俗称“压脚狮”。足间四面裙板为精细的锯通雕花卉纹。底座四周围以通雕方栏。罩盖的四个立面通雕连枝花卉纹枋栏,内嵌人物故事、老鼠葡萄、梅兰竹菊等题材的通雕花板,精巧玲珑,美仑美奂。
馔盒综合运用镂通雕、圆雕、髹漆贴金、黑漆推光、金漆铁线描等工艺制作而成。器座的六边形底板髹黑漆并描金线;座足为翻卷式,足间牙板浮雕卷草纹;座面一侧镂通雕太狮少狮,另一侧雕“羲之爱鹅”图。顶部为菱形托盘,共分8格,转角处饰圆雕牡丹花形柱头。盒盖为棱形,外表髹黑漆,以铁线描工艺精绘祝寿图及人物山水、博古花卉、喜雀闹梅等纹饰。馔盒造型优美,雕工细腻,其铁线描金漆画尤为精湛。传统的潮州铁线描工艺一般是先在黑漆推光板面上绘图并贴金,然后用尖细的铁笔勾勒图案花纹的轮廓和细部,金漆画在黑漆底色的衬托下,显得艳丽夺目。
清代 人物花鸟长方形馔盒
馔盒是潮汕地区民间传统祭祀活动中用于盛放祭品的器物,一般由底座、盒盖、果盘三部分组成,造型常见的有长方形和菱形(又称龟背形、榄形)两种。平时置于家中厅堂的几案上,祭祀时将馔盒摆放在神案上,取出果盘,盘上放供果,进行拜祭。此馔盒为长方形,束腰式器座饰以卷草纹,足下压圆雕卧狮,足间牙板为通雕喜鹊闹梅纹,五个小果碟作对称式排列,高低起伏,碟架四周通雕福、禄、寿三星及夔龙、鱼藻纹。盒盖四周为多层镂通雕人物故事图花板并围以通雕卷草纹枋栏。雕工精细入微,人物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纸煤筒是过去潮汕民间用于插放引火材料——“纸煤”的器具,状如筷子筒,多挂于书斋内的中堂两侧,雕刻题材多种多样,做工精细,令人喜爱。此纸煤筒以苦瓜为整体造型,作者并没有把瓜的全部外表雕刻出来,而只是精雕细刻瓜的尾部,以局部体现整体。同时,在其省去的瓜身部位及背板雕刻缠枝茂叶、小瓜等,使大瓜缠小瓜、瓜瓞绵绵寓意子孙世代相传的吉祥涵义。作品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糖果架是潮汕地区的传统祭祀器具之一,造型多种多样,雕刻精致,大多作髹漆贴金装饰,豪华而庄重。祭祀时置于神龛前的香几上,上面摆放米方糖(潮汕民间常见的一种食品)。此糖果架由底座、格架两部分组成。底座设四足,下垫黑漆底板,足端饰圆雕压脚狮子,足间裙板通雕变形夔龙卷草纹。座面为盆状,四周设锯通雕连枝花卉、圆钱纹围栏。格架呈“几”字形,以黑漆描金隔条分为20多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开光,分别嵌饰通雕人物、博古、花鸟果品等纹饰,背面则镶嵌推光黑漆板,饰博古、花鸟、草虫等题材的金漆画。此果架造型独特,精细入微的雕刻技艺令人惊叹。正面10个透窗呈对称式排列,使整体的装饰性和空间感大大增强,充分展示了木雕艺人的奇思巧艺。

帖盒为长方形,带盖,以镂通雕、浅浮雕、线刻和髹漆贴金等工艺制作而成。盒的正面设三个海棠形开光,中间雕“唐明皇游月宫”,左右两开光以通雕万字纹为地,上饰镂通雕花鸟纹;左右两侧面为倭角开光,开光内剔地浅浮雕花卉纹;底足饰通雕卷草纹;盒面分为八个方格。以朱漆为地,雕荷花、仙桃、番瓜、牡丹、菊花、佛手、石榴、梅花等八种象征吉祥如意的花卉鲜果。盒盖四个侧面共设五个开光,开光内剔地浅雕“杂宝”、花卉纹;盖面以黑漆为地,阴刻修竹一竿,并刻诗句、印款,诗文为:“云白天垂线,江清水合空”。此盒雕工娴熟精湛,富贵而庄重,是富裕人家婚庆时用来派发请柬的盒子,俗称帖盒。
对联窗花以多层镂通雕、浮雕和髹漆贴金等工艺制作而成,上、下联各雕蝙蝠衔梅、松鼠葡萄纹,其间穿插装饰缠枝葫芦、瓜瓞、石榴、佛手、牡丹、山茶花等纹饰作地子,浮雕行书对联并上黑漆推光,上联为:『家有现成题目曰父曰兄入则孝出则弟文章尽矣』;下联为:『人无别样工夫惟诚惟敬仰不愧俯不怍学问全焉』。黑漆对联与贴金地子相映衬,格外醒目。行书联语似信笔而就,一气呵成,舒展流畅,堪称佳作。
如意是一种陈设器物,由古代寺院中僧侣所用的搔痒之物逐渐演变而来,象征着如意吉祥,是富贵人家的贺寿礼物之一。此件如意是以通雕技法用整块木料雕刻而成,木雕艺人以连枝牡丹构形,三朵牡丹花粲然开放,两朵含苞欲放的小花蕾点缀其间。枝条自然舒展,婉转流畅,重重花瓣各具情态,历历可数。细致入微的雕工和娴熟高超的贴金工艺使整件如意显得十分完美。牡丹花又称为富贵花,配以华贵的金色,更显得富丽堂皇。
经过一代又一代木雕艺人不断实践和摸索,潮州木雕逐步形成了题材丰富、构图饱满、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特点。


人物类

潮州木雕关于充分复用空间。物像平列铺陈,不作或少作重叠,各个物像清晰可见。其构图布局有“格律体构图、平视体构图、立视体构图。
"五彩装金",它们是以青、大绿、紫红、粉黄装彩,再用金色烘托,形成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的效果。
潮州木雕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主要流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平、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普宁、惠来等旧潮州府属地区。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孕育和萌芽于唐代以前,起步于唐宋,成熟于明代晚期,清代达到鼎盛阶段,抗战时期陷入衰退。新中国成立以来,潮州木雕几经起伏,在传承与发扬中获得了新生,历史悠久的潮州木雕艺术绽放出新的光彩。2006年,潮州木雕被正式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而著称。那美仑美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那豪华富丽、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法,无不形象地展示着潮汕人的风尚习俗和人文精神,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
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分源流篇、制作篇、艺术篇、器用篇、欣赏篇,展出木雕实物200多件(套),,品类丰富,精品叠出,如场面宏阔、精细入微的描金漆画诗经意境图大寿屏,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圆雕蟹篓,还有造型独特、精雕细刻的神龛、神亭、神轿、薰炉罩、馔盒、糖果架、纸煤筒……琳琅满目,多姿多彩。筹展人员充分利用高大宽敞的展厅空间,逼真地复原传统潮汕民居的厅堂、卧室、书房等场景,生动地再现了木雕制品在潮汕民间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陈设应用,让观众在浓郁的潮汕文化氛围中赏心悦目地观赏、流连,充分领略到潮州木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前言
清代潮州府疆域总图。
大屏风后面两侧各一磨金漆画大寿屏。
道光 磨金漆画西湖风景图大寿屏
寿屏共分12屏。
正面
背面
同治
磨金漆画幽风图大寿屏
寿屏共分12屏。
正面
背面

厅井
左侧的厢房

神龛是潮汕民间供奉祖先神位的特制神器,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称神龛,小者俗称椟仔。整体造型庄重,制作精巧,是潮州木雕制品中做工最讲究的一种,以金漆木雕装饰最常见,以硬木制作的则多为素雕。
民国 金漆木雕大神龛
高330厘米,宽231厘米,深145厘米
这件金漆木雕大神龛,体量庞大、雕饰精美,为潮州木雕的佳品。上面刻画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竹报平安”、“一路荣华”、“六和同春”、“鹤寿松龄”等吉祥图案,还有“王茂生进酒”、“郭子仪祝寿”等人物故事,漆画以描金工艺绘制了“六国同盟图”、“滕王阁图”等图案,它们都体现了潮州人的习俗和文化,再现了古人美好的原始信念。它以木为纸,化木成金,综合运用了雕刻、髹漆、贴金、漆画等多种工艺,尤其采用了多层次镂通雕技艺,是潮州木雕的代表作品。

大房
厢厅

展柜局部
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代。
唐 木鱼
兴盛于清代
浮雕“空城计”花板(左)、金漆木雕“文王访贤”花板(右)
清代 通雕蟹篓梁托
清 鲤鱼跳龙门花板
清 百花盛开、双凤来朝窗花
清 木雕鱼龙纹雀替
长93厘米、宽25厘米、厚11厘米
雀替又称梁角花,为传统建筑构件,安装于立柱与横梁的交角处,起加固、装饰作用,常见有鱼龙、夔龙、花鸟等题材。鱼龙是潮州木雕中常见的吉祥纹饰,源于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鱼龙的形象多为龙首鱼身,作翻卷腾跃之状,象征着由鱼向龙的转化,暗喻时来运转,腾达高升。
衰退于民国,复兴于新中国。
现代 通雕蟹篓
展柜局部



通雕
清
锯通雕五福临门窗花
1、雀替
2、瓜柱 3、花环 4、弯枋 5、凤过
清代 木雕鱼龙纹雀替
长93厘米、宽25厘米、厚11厘米
高17厘米、宽45厘米、厚13厘米
金漆木雕狮形梁托
木雕建筑构件
木雕彩绘穿插枋
礼祭器具
展厅局部
清光绪 金漆木雕小神龛
高32厘米、宽14厘米、厚3厘米
龛门正面上下横肚通雕花鸟纹,门肚长方形,用一桌子将纹饰分两部分装饰,桌上刻瓶花、如意、花篮、铜鼎等博古纹饰,桌下刻丹凤、玉兔、蝙蝠、夔龙等祥瑞动物,整幅图给人以祥瑞、吉祥的感觉。门的背面上下横肚饰通雕花鸟纹,门窗在“亚”字形开光拱形面上锯通雕龟背纹、亚字形纹,中间以浮雕万寿菊、梅花相间,门肚在拱形面亚字形开光中浅浮雕两枝交缠的卷草纹形成如意头状,线条优美、流畅自然。雕工精细,疏密有致,髹漆贴金工艺好,在黑色推光漆的烘托下,金漆更显华丽。
高92厘米、宽160厘米、厚4厘米
清
金漆木雕茶担

清
清 长方形馔盒


神亭是大型祭祀器物,平时放置于祠堂和寺庙中,供村民拜祭。每年初春举行迎神祈福活动时,由青壮年男子抬着参加游行。这座神亭由亭体、亭基、亭脚和亭座四部分组成。亭体分三层,为楼阁式架构,廊柱高擎,斗拱层叠,屋檐翼然。首层四角各立一根盘龙柱,门额为黑底,书“王道荡平”四个金字,殿堂内设一套精致的描金人物山水小屏风,各侧面里外皆镶嵌雕工精巧的人物故事、水族鸟兽花板。二层结构与首层相同,装饰略为简单,三层为单檐歇山式屋顶。亭基四面饰描金人物故事、花鸟纹漆画,四足为外翻式,以圆雕狮子作承托。底座以黑漆描金花鸟纹作装饰,朴素庄重,不易损坏。整座神亭上下镶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浮雕、圆雕、通雕构件和描金漆画,布局严谨,装饰华丽,是潮州木雕中的精品。


展柜局部
长82厘米、宽78.2厘米、高214厘米
清代 金漆木雕神轿
(正面)长100厘米、宽74厘米、高74厘米
(前侧面)长78厘米、宽78厘米、高114厘米
侧面
清代 三牲贡台
清代 金漆木雕三牲贡台
清乾隆 木雕香炉狮
长48厘米、宽33厘米、高72厘米
清代 开光人物花果纹糖枋架
长85厘米、宽18厘米、高59厘米

清代 方形宣炉罩,竹木雕
长25厘米、宽25厘米、高31厘米
清代 人物方形宣炉罩
长28厘米、宽28厘米、高37厘米

清代 木雕人物、群狮、金漆画人物图菱形馔盒
高29厘米、宽22厘米、厚14厘米
长28厘米、宽14厘米、高38厘米
家具陈设
金漆木雕糖果架
长60厘米、宽20厘米、高58厘米

清代
金漆木雕人物花鸟八宝纹帖盒
长35 厘米、宽11厘米、高9厘米
清代 金漆木雕茶橱
存放茶具的橱柜都如此讲究!
高72厘米,宽43厘米,厚4厘米

民国 喜鹊闹梅花板
清代
金漆木雕牡丹如意
长40厘米、宽14厘米、高10厘米
上草图
第三部分
艺术篇

展柜局部
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人物类、自然物像类、几何图案类。

人物类
清代
通雕鲤鱼跳龙门花板

清代
几何纹花板
格律体构图
通雕九蝠捧寿龛门肚
平视体构图
通雕茶花喜鹊花板
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法,如:周身布饰、巧设路径、合理夸张等。
清 通雕人物故事神龛门肚
黑漆装金木雕瓜叶纹梁架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