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台北故宫博物院(八)-敬天格物-院藏玉器精华展(下)

标签:
台北故宫博物院玉器 |
分类: 港澳台游 |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禅地祇玉册,刘慕侠女士捐赠。





宋 真宗
禅地玉册及玉嵌片(没展出)
简长:29.5~29.8cm 简宽:2cm
“封禅”,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间太平。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认为,这纯粹是战国至秦汉间,齐儒凭空杜撰,并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但从近年考古资料看来,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是非常幽远的。
“封禅”最令人质疑的,还是祭典中的祝祷文,在唐玄宗以前的历代史书内,均未见记载。唐代名臣贺之章将此现象解释为,封禅帝王所求不外为长生登仙等私欲,故外人莫知之。民国二十年,马鸿逵将军率领军队驻扎于山东泰安,无意间发现一座五色土坛,并从其中得到两套玉册。玉册上分别镌刻着唐玄宗及宋真宗禅地之祝祷文。两套玉册的出土,正可以补足刊正史籍的阙如与错植,是非常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宋真宗禅地玉册的质地为青白色闪玉。册分十六简,简与简间以金线串联。册文以楷体书写后刻划,并涂以金漆,与唐册相比,字迹显得松散。近日发现,其中两简的背面有磨去原刻字的情形,根据残余笔划推测,似乎是宋太祖、太宗谥号的部份。对照《宋史》发现,二帝的谥号在册与史的记载中确有繁简之别,而修改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禅地前的两个月,才为二先帝新进谥号的缘故。
除了玉册,还有一些正方、长方或梯形的玉片共五十二件同时出土。这些玉片上主要装饰着龙、凤及云气纹。根据史书记载,盛装玉册的容器是所谓玉匮,推测这些玉片便是玉匮上的组件。
南宋至元 公元1127-1368 玉荷叶洗
通高9.5公分,纵长15.2公分,横长6.0公分,重225.0公克
元
玉凌霄花 元至明 大雁玉带饰 元至明
仙鹤玉顶 元至明 春水玉带饰
元至明 "秋山"玉顶
元至明 仙鹤玉顶
元至明 春水玉带饰
元至明
"秋山"玉顶
辽金 玉杯
宋至明
黄玉鸭 元至明 玉鱼、宋至元
玉鹅、元
汀渚鹭鸶图顶、元至明 鸳鸯纹玉顶
元至明 玉鱼
宋至元 玉鹅
元 汀渚鹭鸶图顶
元至明
鸳鸯纹玉顶
元 螭纹玉环
明朝可谓是历史上最複杂的时代,一方是极端保守的极权政治,一方是因商品经济萌芽而鬆动的社会阶级,反映于文化艺术上,则是异常多变,甚至矛盾对立的风格并存,玉器文化发展出人文与世俗化的新风貌。在「技也,而能近乎道矣」的观念下,工匠受文人的掖助,而有类似现在「自创品牌」的情形出现,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国玉器发展至清,由于高宗乾隆皇帝爱玉,又在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征服回疆后,和阗美玉大量而稳定的输入中原,主客观因素的圆满配合,玉器製作遂达到空前繁荣的景况。然而亦在此时,出现市场时尚与帝王品味背驰的情况,雅与俗、复古与时新的衝突,反而造成时代风格更形丰富、有趣。
玉器工艺在乾隆朝攀越巅峰后,逐渐进入平缓中酝酿变化的时代。最大的转折在于,中国七千年来对玉质的认定产生改变,翡翠以其光滟四射,有别于闪玉温润内敛的美感,取代了闪玉,成为近、现代人们珍爱的玉种。
「玉之巧」单元分为四项子题。首先是检讨「粗大明」的观念,以进一步瞭解明代玉雕风格的多样性。再则罗列出有「御製」、「御用」款或御製诗的玉器,让作品自身呈现清朝皇室用玉的磅礡气势,并观察最爱玉的皇帝,清高宗与当时玉器风格形成的关系。最后,从最接近现代的清晚期至民国初年玉器,去理解现今一般大众对玉器喜爱的类型与特色。
明中晚期
玉人物纹鹿钮盖莲花式玉执壶、元至明 螭虎衔芝纹玉瓶

明中晚期 玉人物纹鹿钮盖莲花式玉执壶
元至明
螭虎衔芝纹玉瓶
明早中期 花卉纹瓶
明早中期
荔枝纹盖盒
明 玉御马人物陈设、明中晚期
玉三友纹执壶
明中晚期
玉「寿」字花卉纹执壶
高15公分 寬15.8公分
明中晚期 玉“福寿无疆”水丞
明晚期 玉山水人物纹方盒
明中晚期
玉龙纹带铐、明中晚期 玉龙纹托盘、明中晚期 玉圭一对
明中晚期
玉龙纹带铐
明中晚期 玉龙纹托盘
明中晚期 玉圭一对
元至明
螭虎纹玉饰
元至明 仙鹤玉顶
元至明 春水玉带饰
元至明 秋山玉顶
明晚期
陆子刚作品 螭纹玉盒 "海屋添寿图"玉盒
明晚期 陆子冈款螭纹玉盒
明晚期
玉人物山水纹方盒
明晚期 子冈款竹节式玉臂搁
明晚期 子冈款螭纹玉簪
清乾隆 碧玉“八徵五福”印
清乾隆 碧玉鳌鱼花插
清中期 玉五老图山子、清乾隆 玉竹溪六逸图笔筒
清乾隆
玉竹溪六逸图笔筒
清乾隆
玉兽面纹钫(左)、碧玉龙尾觥(中)、玉群兽插屏(右)
清乾隆 玉群兽插屏
清中期 碧玉菊瓣盘、清中期 玉提梁壶
清中期
玉提梁壶
清乾隆 褐玉仿古人面纹圭
清 乾隆
御制四季花卉诗玉杯 一对
清 乾隆 玉杯、盘
杯:高6.5公分 口徑7.4.公分
盘托:高2.4公分 長17.6公分 寬12.6公分
清乾隆
玉杯盘
清乾隆 御制四季花卉诗玉杯
清嘉庆 翠玉碗、清嘉庆 玉双耳杯、清道光 玉子算盘
清早中期 伪古玉璧
清早中期 伪古玉杯一对
清中期 玉镂雕山水纹盒
清中期
玉巧雕人物、 清中期
白玉镂空花卉纹香薰
清中期 白玉镂空花卉纹香薰
高24.6公分底径19.4公分
清 翠玉“畅远楼”印(上)
清
翡翠砚台(下)
清代 三色翠玉异兽笔架
清代
翠玉嵌珠宝钿花

清
翠玉双柄福寿杯
每件长26.5公分、宽12公分

清代
红白玉髓笔洗、 黄玉髓三连章
印度 蒙兀儿帝国
十角形盒
印度
蒙兀儿帝国 嵌红绿宝石水晶罐
印度 八角形盒托
寬26公分
厚0.4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