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条款”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毒瘤
(2009-02-16 10:41:45)
标签:
美国救助计划美国货条款i财经 |
北京时间14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先后表决通过了7870亿美元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进行了表决。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称赞美国国会刚通过的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称这是美国经济走向复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据悉,他将在美国时间17日签署该法令。
相较前任布什救援计划在国会通过时的一波三折、屡遭否决的命运,奥巴马的救助计划能够在其上台后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在参众两院获得通过,除了方案本身处处体现美国政治各界的激烈博弈和妥协之外,和外界对一再延迟救援计划,很可能诱发第二波金融危机的发生不无关系。在美国的金融机构大面积破产的危险警报尚未解除,失业创近年新高,实体经济的衰退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任的蜜月期大展政治腾挪和平衡之术,软硬兼施,使救助计划最终在国会参众两院闯关成功。
从救助计划的主要内容看,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主要由2860亿美元的个人和企业减税措施,以及5千多亿美元的政府开支计划组成。可以说,这是一份具有鲜明的奥巴马色彩的新的罗斯福新政,而其占援助“预算”近三分之一的减税计划更是成为方案的最大亮点,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挽救市场消费信心,启动经济引擎的关键所在。
而5千亿美元左右的政府公共支出,则分布在基建计划和科学研究投资、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电力网、公共卫生与社会服务紧急基金,其中269亿用于帮助失业者维持他们的医疗保险、教育建设、环境计划、公共住房计划、资助贫穷家庭等多个领域。和中国的”十大举措”中多数投向“民生”领域有很大的相似性,而这些对公共设施和教育、医疗、扶贫等领域的投资,一方面平息了用纳税人的资金去救助金融系统的争议,另一方面赢得了极大的民意支持,这也是奥巴马救助计划获得民主党议员支持的主要原因。正如奥巴马自己所言,这一计划将为美国保住和创造350多万个工作岗位,并为美国的“长久经济增长和繁荣奠定基础”。
但从救助计划在国会参众两院获得通过的过程来看,并不轻松:众院的最终表决结果是以246票对183票通过;而参院以60票对38票表决通过,可谓险胜。而这种表决结果也真实反应了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赖以存在的政治民意基础和倾向。民主党将关注点集中在实体经济和中下层社会保障和福利,要求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而共和党的政治主张集中在减税措施和对付金融系统的呆账坏账,这种分歧决定了国会参众两院虽然通过了这一计划,但要真正实施,仍然需要考量两党妥协和博弈的政治智慧。
对于救援计划的前景,不能太过于乐观。和前任布什面临的困难一样,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外债决定了已经通过的救助计划要从纸上落实到行动,最大的困难无疑是钱从何处来。但美国目前的选项并不多,除了发钞票和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之外,似乎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而无论是发钞票还是扩大财政赤字,其负面效应绝不容低估。从财政赤字来看,如果计划一旦实施,2009年底美国的财政赤字将达到1.2万亿美元,创下自二战以来历史最高点,这必将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美国债权国的不满。
特别是,我们看到,在最终通过的方案中,引起广泛争议的被视为贸易保护主义的“购买美国国货”条款虽然在措词上做了修改,以委婉的方式加以表达,但并未删除,这已经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警惕和担忧。中国、欧盟等都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而西方七国集团就贸易保护主义2月14日在罗马发表了集体声明,表示要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这种国际国内的背景决定了,美国救援计划的通过不过是美国经济复苏的第一步,考虑到金融危机本身的严重和实体经济衰退的纵深,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单靠美国自身,很难摆脱危机。左右奥巴马救援计划成功的,不仅取决于美国两党,取决于美国民众,更取决于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作为本次金融危机的主要责任国,在通过救援计划之后,奥巴马将其注意力应该集中到国际社会,主动承担起国际协调人的职责,这是美国寻求国际救赎的必要步骤。而美国在需要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却在救援计划中加入了“美国货条款”,这无疑是贸易保护主义幽灵借尸还魂。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世界各国竞相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世界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历史告诉我们,这种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救不了美国,更将因其“示范效应”,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毒瘤。
(为南方都市报撰写的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