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致远:一个雅虎酋长落寂的背影
(2008-11-20 02:08:55)
标签:
杨致远下课公司治理创始人情结杂谈 |
北京时间 11月18日早9时,雅虎CEO杨致远“终于”同意在董事会找到继任者后辞职。说他“终于”辞职,是雅虎面临微软收购失败、股价暴跌、业务萎缩、与谷歌合作流产、高管出走等困境下,杨致远的辞职似乎成为一种众望所归。早在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在一篇文章就直接预言杨致远“熬不过今年年底”,不幸成了现实。
从2007年6月18日接替塞梅尔出任CEO,到11月18日宣布辞职,在短短的一年半的并不美好的时光内,杨致远最终没有成为雅虎的拯救者。雅虎不仅没有改变与谷歌竞争中疲软的表现,反而因公司战略摇摆,核心人员出走,业务大幅滑坡而陷入了更深的泥坑,成为硅谷的众矢之的。特别是以杨致远为代表的公司董事会在拒绝了微软提出的446亿的天价要约收购之后,股东利益与公司董事会之间的矛盾彻底暴露在公众的面前,成为雅虎所有不幸的一个导火索。
2008年1月31日,微软向雅虎提出了以31美元每股,总价高达446亿美元的天价收购计划。这个出价比当时雅虎的市值溢价60%,但是雅虎董事会以微软的出价“严重低估”了雅虎的价值而正式拒绝了微软,杨致远在其中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现在,雅虎的股价一度跌穿10美元,累计下跌60%多,已经不到当初微软提出要约时候的三分之一。
雅虎拒绝微软被认为是美国科技界犯下的最愚蠢的错误,杨致远领导的董事会被认为为了个人“私欲”而罔顾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本诉求。以伊坎为代表的股东公开提出了代理权争夺,公开驱逐杨致远。为了安抚愤怒的股东,杨致远转而寻求与竞争对手谷歌在搜索广告市场开展合作,但双方的合作触发了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程序。谷歌在业界的强烈反对和反垄断诉讼的压力下,主动宣布放弃与雅虎之间的搜索广告交易,这给和微软联姻未果的雅虎以巨大的打击。内忧外患之下,公司的核心团队也开始不稳定,据统计,从杨致远接任公司CEO以来,共有114名高管离开了雅虎,其中有一部分跳槽到竞争对手谷歌。
这样,杨致远担任CEO的半年,雅虎可谓多事之秋:拒绝微软收购的致命失策,公司代理权的争夺,核心团队的离去,与谷歌合作胎死腹中,这一切的流年不利,导致公司资产负债表跳水60%多。加之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投资者担心网络广告开支下滑,纷纷用脚投票,导致雅虎股价大幅下挫,距离微软时候时的股价累计跌去了60%以上,创下了五年来的新低。至此,杨致远下台与其说是外界的压力说致,毋宁说是自己的一个解脱。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杨致远这一年半来悲剧性遭遇的基本逻辑,对于一个卓越的互联网领域的创始人而言,将这一切战略失误归咎于时运不佳显然没有任何说服力。如果说,当年杨致远力主好莱坞大亨塞梅尔出任CEO是犯了一个严重错误的话,他2007年亲自出马则犯了一个更加不可饶恕的错误,塞梅尔在谷歌羽翼未丰之时错失收购的良机,而杨致远在雅虎处于竞争劣势的时候却拒绝了微软的橄榄枝。把杨致远一生所有的错误加起来,也难敌拒绝微软致命。诚然,对于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特别是一个具有中国血统的人而言,将其一手创办的企业卖掉,绝没有朱新礼说言的“像卖猪一样”哪么潇洒。面对微软收购以后,雅虎品牌消失的恐惧让杨致远犯下了其一生最大的错误。杨致远拒绝了微软,而要证明自己,只有让雅虎的业绩和股价超过了微软的收购价31美元,这对杨致远而言,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杨致远本身成了雅虎的“负资产”,“剥离”杨致远对于雅虎的未来而言,显然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选择。这总比国内那些让公司遭遇巨亏,却仍然心安理得的稳坐领导位置的要知趣(切勿对号入座,想当然认为我是在说平安的马明哲或中信泰富的荣智健)。
杨致远的错误,不是输在战略,而是输在了对公司治理基本原理的背离。我们不能忘记,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首倡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两权分离已经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逻辑共识。伯利和米恩斯正是看到了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极大弊端,才提出了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度的卓见,这才有了风靡一时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显然,杨致远的失败,不过是给违背这个逻辑起点的多了一个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而已。
杨致远1994年创立了雅虎,并让雅虎一度成为硅谷的奇迹,想想10年前,雅虎一统互联网天下的气势,雅虎风生水起的时候,谷歌还没有出生。而当面临品牌与公司未来的取舍时,对“孩子”的难以割舍使得杨致远做出了违背股东利益的“逆向选择”,贻误了公司的大局。杨致远挡住了微软和伊坎的进攻,保住了雅虎的品牌,但他违背了公司治理的最基本的要义——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把雅虎彻底送入了今天的困境。所以,当我们一致指责朱新礼卖掉汇源,支持牛根生保护“民族品牌”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杨致远为了保护雅虎的品牌而陷入绝境的结局。
杨致远辞职了,这给困境中的雅虎给了一线生机,这可以从市场的反应看出来,杨致远辞职直接让雅虎的股票大涨,市值增长了18亿美元,也给微软重启收购谈判扫除了障碍。虽然微软公开表示已经对雅虎“没有兴趣”,但考虑到双方业务的互补和谷歌咄咄逼人的态势,这不过是微软杀价的手段而已,雅虎所拥有的搜索市场的巨大份额,是微软目前唯一可以应对谷歌的武器。
以后,杨致远虽然仍然以雅虎酋长(有点像“政协主席”的身份)留在董事会,但其对雅虎未来的战略和远景将不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可以告别焦虑,回到家里,打开台灯,好好体会伯利和米恩斯的“委托代理理论”的精妙。
(南方都市报经济人之马光远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