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2008-10-16 12:20:13)
标签:

土家妹

哭嫁

茅古斯舞

张家界美女

凤凰

武陵源

自由的流浪

自由灵魂

分类: 自由的流浪——其它旅游

    用视觉领略山的神妙,用听觉感受水的旋律,用心灵享受人的气息。

    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张家界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十分浓郁,这里主要居住着土家族、白族、苗族等。而人数最多的就是“土家族”,土家族——通俗的解释,就是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一个土生土长的民族,古代称“巴人”。所谓“土家”,是相对于“客家”而言的,而所谓“客家”,又主要是指汉人而言的。“土家”意为“本地人”,“客家”则意为“外来人”。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张家界的土家族,因武陵山而益增其勇,土家人在与自然、社会的抗争中,创造了自已独有的文化和语言...而武陵源又因土家族而愈显其灵,真所谓物华天宝而人杰地灵。

    张家界民族歌舞地方风格鲜明,乡土韵味浓厚,花样百出,极其精彩。有地方特色舞蹈高花灯,白族引以为豪的仗鼓舞、板凳龙;土家族的大型舞蹈摆手舞、三棒鼓等,最有特色的当数矛古斯舞。

    武陵源开车4小时到罗水乡,这里是“茅古斯舞“的发源地,“茅古斯”是土家族语的译音,意即浑身长毛的古人。它以近似舞蹈的手法,再现土家祖先渔猎、农耕、生活等,演员十多人,一人饰老“茅古斯”,他代表土家族首领,其余为小“茅古斯”,他们赤身裸体的肌肤上扎着茅草,茅草扎成的“阳具”特别扎眼。表演时,他们全身上下不停地抖动,让所穿的草衣发出窸窣声响,行走用醉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茅古斯们把系在腰间的红头棍上下左右到处扫动,口里不停地用土家话高声齐唱:五谷丰收,人丁兴旺的扫进来…… “茅古斯”们高昂激越的音腔,似鹰长啸,粗犷神骏,其间最活灵活现的是“围猎”表演,他们以报信、开山、理脚迹、围山、赶杖、分肉、祭梅山、封山等一系列情节,真实、古朴地再现了原始社会中土家族祖先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直到如今,土家人在打猎活动中,还保留这种“上山赶肉,见者有份”的原始公社式的劳动分配方式。在罗水乡并不是能时常见到这种近似原始的舞蹈,只有节假期间才有幸一见,大部分游客只能到张家界的歌舞表演团里去领略了。
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在张家界的“土家风情园”等地方都能看到表现当地特色的民俗表演,土家族的出嫁就是一种饶有兴趣的婚俗事象。

姑娘出嫁,本是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喜事,本应充满幸福、欢乐的气氛。然而这里却流行着一种与之完全相反情调的古老婚俗——“哭嫁”。姑娘出嫁为什么要哭?原来,按照土家族的习俗,土司王是土家的最高首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家的姑娘要出嫁,第一天晚上都要将新娘孝敬给土司王享受。土家族人为此非常气愤,于是就一改结婚时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的做法,改为嚎啕大哭,用哭声来转移土司王的关注。婚前一个月或半个月,新娘就要开始哭嫁,要哭爹娘,哭兄嫂姐妹,哭祖先。新娘的母亲要陪着女儿哭,一直哭到新娘两眼肿得像桃子,喉咙发不出声音。出嫁前的一天晚上,哭嫁还要上演到高潮,就是新娘的好姐妹、女亲戚陪新娘一起哭。

“哭嫁”,姑娘是坐在床上哭的,在土家族的“滴水床”上,一代又一代的妇女先后哭嫁,在这里哭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滴水床并不滴水,只是形状上好像屋檐的滴水一样;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土家阿妹几代人千百年来都坐在这个床上哭,以至于泪水多到能让床滴水了。
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表演结束后除掉头巾的哭嫁新娘,每天要带着十几斤的头饰表演10几个小时,还要与不同的游客表演成亲婚礼,每月收入只有不到1000元。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趴在门口等待游客光临的土家族长发妹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土家姑娘的织锦作坊也另人流连。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土家汉子正赤足爬上高耸的刀梯。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土家人多是居住在吊脚楼里的,吊脚楼是鄂西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有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远古时候的土家族居住环境恶略,人们常常受到毒蛇、野兽的攻击。后来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再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后来就发展成现在的吊脚楼。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当地大土司曾经住过的“九重天”是最有代表性的吊脚楼建筑,里面雕梁画栋、奢侈豪华。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在吊脚楼里纳鞋底的土家族阿婆对游客的到来浑然不觉。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普通民家的“吊脚楼”灶堂是集厨房、客厅于一体的。在灶膛上方悬挂腊肉,靠烟熏让它变的味道独特,多年的熏烤房间和腊肉都变成墨黑一般。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随着经济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吊脚楼也大多被拆除,换成了砖石结构的建筑。出张家界几十公里随处可见这种古朴的建筑,现在保留最好的是凤凰和我去的王家坪。从张家界往南开车大概3个多小时,过了南坪就是一片绿油油的世外桃源。
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在这里吊角楼或依山林立,或沿河连绵不断,清澈的溪水从房前穿流而过,青如罗带,宛如恬静的淑女。吊角楼悬于沿河两岸,根根木柱撑起一栋栋小巧玲珑的房子,撑起了一个个甜蜜温暖的家庭。年轻的土家姑娘相约去河里洗衣,青青的水草,淡黄的卵石,都沐浴着小河的清澈和透亮。姑娘们手脚麻利,几下子搓完了衣服,便取出手巾,洗手洗脸,再以水为镜,照照黑发,照照眉眼,然后再照照少女的心事。
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山的瑰丽,水之秀色,土家姑娘的清纯使人难忘。湘西都把女孩子都叫阿妹,我觉得应该叫甜甜的土家阿妹。土家妹个头不高,瘦小玲珑,1米6已经算是高个子了,“青鹤""邓鹃”是我去王家坪的向导,都是纯真、甜美的土家妹。除了热情、善良、能歌善舞,最美的是轻轻的一笑,脸上那两个轻轻的小酒窝若隐若现,看的活像两杯斟满的小酒杯,让你忍不住随着她轻轻的笑,喝的你浑然不知已深深的沉醉其中。
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自由的流浪——张家界品人

去世界遗产张家界旅游,不要急着赶风景,因为前面等待你的永远是风景....... (全文完)

全文链接

            张家界观山

            张家界探洞

            张家界听水

               张家界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