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此美景,地下别有洞天。张家界景区还有个举世闻名的山洞——黄龙洞。黄龙洞在古时候的土家人中是恐怖的代名词,即便有勇敢的土家汉子敢于前往,也是有去无归,当地人望而却步,称之为死亡之地,千百年来无人涉足,直到1964年冬天,当地两名猎人带着猎犬为了追赶一只刺猬跑到了黄龙洞口,猎狗直接冲入洞中却没有出来。猎手们惶恐地走进洞中,只见到了猎狗脖颈所带的铜玲,而狗和刺猬都不知去向。两个猎人吓的急忙往回跑,却又迷失了方向,最后把身上的衣服都烧了照明,总算光着身子爬出洞外。
19年后的1983年春节期间,当地退伍军人毛金初率领十多个民兵,带着干粮和探洞的工具开始了探险。一早,河面上雾气腾腾,青年们趟过河水,来到洞前,折把茅草做洞口标记,但奇怪的是走到龙宫仙人堂,路标竟然跑到了前边,一时间气氛变得紧张起来,种种遐想开始蔓延,莫非真的有妖怪? 此时火把已经用完,手电筒的电量也不足,这里死一般的寂静,抛出的石头,竟然听不到落地的声音。此刻他们开始节省电池,多人合用一只手电筒,控制干粮,不断地做标记,一直到次日的早上8点多才找到了洞口,这个洞就是号称“地下明珠” 的黄龙洞。
索溪峪有大型石灰岩溶洞100多个,其中黄龙洞面积最大,有13个大厅,96条走廊,3处瀑布和一条阴河,洞深15公里,总面积20公顷。涧中有宫,宫中有河,规模宏大,气象万千。 黄龙洞洞内钟乳迤逦,石柱、石幔、石瀑、石川、石鞭、石花等等,五颜六色,精致美观。
从武陵源乘车半小时到了黄龙洞,未进洞口就隐隐感觉到一股阴寒之气,更增添了黄龙洞传说的神秘感。因为有拍摄任务,我是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晚上进的洞,游客已经散去,幽暗怪异的灯光下除了水滴的声音只剩下自己的脚步声与喘息声。打着手电,在这里我看到了另人震撼的景致;无数或直立或悬挂的石笋在眼前排列成阵,它们形状各异,若隐若现,不由的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穿过幽幽百米长廊,走过“龙舞厅”继续前行居然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原来这里是地下河。全长3公里,水深10多米,向导把船停下,借着手电光居然在河水中看到了小虾,据说还有娃娃鱼生活在这里。乘坐渡船逆流而上就到了黄龙洞的第一层,在这里见到了钟乳石的最常见的几种形态,从洞顶连接到地面的石柱、斜坡上丛生的石笋、生长在岩壁上层层叠叠曲折蔓延的石幔、还有洞顶悬挂的石钟乳等,几乎涵盖了钟乳石的全部类型及形态。



洞分三层,沿着人造石阶缓慢上行,就到了第二层,这里能看到另一个钟乳石奇观——天仙水,又名天仙宫,这里顶似穹隆,底如黄土高坡。三股瀑布从顶端的石窟中如烟如雾的倾泻而下,落差60米,四季不断,形成洞中瀑布奇观。
继续前行穿过花果山,走过天仙桥,漫步天柱街,就到了龙宫,龙宫是13个厅中最大的一个,占地15000平米,40余米高,硕大无比,整个洞穴犹如一株古木盘根错节,洞中有洞,洞中有河,千齐百怪,形状各异。种种神话传说,随着红外线的光电,刻画出抽象或前卫的艺术,滴渗着灵动的美......直径达9米的“龙王宝座”据高临下,这是洞中最大的石笋,由3部分组成,上部是粗壮的石笋,下部为石瀑布,中间还透空有个巨大空间、里面又生长有形状各异的小石笋。由于上方洞顶的滴水量比较大,大部分滴水转化为层状水流沿着石笋周边和下面的斜坡流下,不断加粗其直径,并在底部形成大型流石瀑布。
第三层多以大型石笋柱为主,“苦行僧”“火箭”“龙姜”“万年雪松”等形状各异,其中又以“定海神针”为最,高达19米,两端粗中间细,最细的部分只有10厘米。它生长在最顶层的斜坡上,已经生长了20万年,其上端距离洞顶不到6米,顶部还在滴水,尚在生长发育期,工作人员说再有6万年就可以顶天立地了。





庞大的洞穴和复杂的洞内环境,使得这里一直成为人迹罕至的地方,千百年来没有人知道这个被绿色完全笼罩的山底下竟然隐藏着一个总面积达20公顷巨大溶洞,现在还有大部分的溶洞没有开发出来。观山产生激情,探洞产生沉思,黄龙洞犹如一座斑斓辉煌的地下宫殿,在这里如同品位一道自然的美餐,品位历史过程中的况味,如此奇观源自张家界的水........(待续)
全文链接
张家界观山
张家界探洞
张家界听水
张家界品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