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有假期就喜欢往内蒙跑,或许是因为从小在海边长大的缘故吧,草原象大海一样的纯粹、一样的辽阔;草原人的心胸象草原一样宽广、一样的豪爽。这次选择了内蒙古东北部的阿尔山。
阿尔山蒙语的意思为“热的圣水”,地处中蒙边境中国境内,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地区是一片平均海拔1000余米的高原丘陵,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方向、正西为蒙古草原。阿尔山有着800年前成吉思汗的足迹,雄心勃勃的成吉思汗曾在这一疆域生活并举兵西进。
与一辆夏利2000,一辆富康组成车队奔赴阿尔山。从北京—张北—锡林浩特—二连油田—东乌旗—呼伦贝尔。草原的辽阔令人为之惊叹,公路象一条任意延长的连线,时间似乎凝固了,变化的只有天空里时聚时散的朵朵白云,还有偶尔从车前掠过的马群。1天半的紧追慢赶终于进入了大兴安岭的脚下,时间尚早,一群人扎进了草原深处的蒙古包。
蒙古人非常好客,见到有人拜访,主人一家齐忙碌为我们煮上奶茶,拿出奶酪热情款待。常年的游牧生活造就了蒙古人粗旷豪迈的性格。作为回报我们赠送了主人几根黄瓜几个苹果……

沿途的草越来越少,山石与树木成为了主背景,蓝天下大片的白桦林争相与云彩比试自己的洁白。山路蜿蜒曲折,道路也不平坦,夏历2000曾经在此搁浅。
落日之前抵达阿尔山市。
阿尔山市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一条长街,两旁新建的欧式建筑,红红的屋顶,有点异国的情调。看惯了北京的人海,所以经常性的会觉得这样的城市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异样感觉。
10月初在北京还是很热的季节,但在这里,夜晚已经非常冷了,穿着羽绒服出门也没冒汗。吃过晚饭,与队友进入当地有名的温泉博物馆,也就是一个室内大澡堂子,象极了80年代初老爸工厂里的那个浴室,大家都没有什么兴趣,扎进一街之隔的桑拿浴足疗。
街上的土特产商店还开着门,小白蘑、木耳特别的香,回京的路上买上几斤,回家尝尝果然很好,后悔没多买。
早起驱车直奔景区——今天的整个行程都在阿尔山景区内,哈拉哈河、天池、杜鹃湖、石塘林……实际上,一路都是风景。
哈拉哈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蜿蜒的哈拉哈河串起了阿尔山的各处美景,如体操演员舞出的长绸带,无比的洒脱曼妙。由于地热的影响,从三潭峡到金江沟农场附近约二十公里长的河段,在严冬-30℃以下的低温都不封冻,得名“不冻河”。
阿尔山景区有一种特别的湖,即火山喷发后的火山口常年积水形成的湖泊,当地人称“天池”。沿途遇到的第一个景区就是“天池峰”,要爬400多级人工台阶,看到楼梯我就犯怵,奔波1300多公里跑这里爬楼梯心里直喊冤,索性与队友们一路高喊“好美的风景啊!”“哎呀妈呀,太漂亮了”,弄的周围的游客都偷着乐“这帮没有见识的土老冒”。天池太小了,周围全是松林。天池峰有两条路,建议走左侧,两旁的松柏黄灿灿的,风吹着飘落下一粒粒松叶,给地面铺上了厚厚一层地毯。
火山地貌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火山喷发出的岩石积累形成一片石林,山泉从林间流淌而过,在黑色的火山石上形成泛白的青苔,好象开满了石花,塘中巨石滚滚,宛如一条波浪起伏的石河。木制架空的栈道又是充满了人工痕迹,中间有个岔路通向一个池塘,里面有绿色、黄色、褐色的水草荡漾,午后的阳光照的湖水让人那么庸懒。
去杜鹃湖的路正在铺设柏油路面,昂贵的景区门票收入大部分用在了改善自然环境上面,把纯自然的风光尽量的人工化是偏远地区做出的最大“贡献”,真不知道阿尔山如果有了索道还能有多少游人来此!
踩着荒废的小铁路往北走,大概500米就到了杜鹃湖—因水畔春夏间灿烂盛开的杜鹃花而得名,也有人说从空中看下来整个湖象一朵杜鹃花,反正我没看到盛开的杜鹃花也没感觉湖有花的形状。叉出铁路沿途都是大火焚烧后形成的枯木尸体与杂乱的黑色岩石,山林大火也就是几年前的事。
湖水却是出乎想象的清澈。蓝天映衬下的湖水比天还蓝,白云清彻的反映在湖面上,绿色的浮萍,沿着水面悠悠的蔓延开去,湖边草丛灌木中伸出的笔直笔直的树干,没有叶子,在湖面的倒影一动不动……
阿尔山景区里的饭店以“林家生态饭馆”名气最大,距离小火车站不到100米的位置。小饭馆的农家小菜很合大家的胃口,炸虾、小鱼、小鸡炖蘑菇、青菜、连米饭都特别的香。但人多师傅少,想尽快吃上饭最好呆在厨房里只要炒好一个菜就直接拿上桌,甭管是自己点的还是人家饭桌上的了,等的不耐烦了还得自己亲自下厨。
当晚我们扎在了鹿鸣湖边,是饭店老板在晚饭后亲自带我们找到的营地。
这里三面环山,南面是湖的出口,水流入哈拉哈河,与杜鹃湖流出的水汇合在一起向西流淌,湖边水草丰茂,一片碧水被郁郁葱葱的大兴安岭落叶松簇拥着,湛蓝、纯净、幽深而神秘。星星多如沙砾,静静的挂在那里,空气稳定到感觉不到星星的闪烁,走近林子的深处,没有任何人为的光线,只有星星给我最柔和的最初始的光芒。
阿尔山的一个个天池是最吸引目光的。这一带有好几个有名的天池,浑圆的天池山天池、鸭蛋形的双钩山天池,还有个像脚丫形状的驼峰岭天池。去驼峰岭的路因为修路汽车开不过去,当地农民的商业头脑也算发达,把家里的代步工具摩托车拉上了前线,不过10公里的路程每人收费100元,于是12人浩浩荡荡组成了摩托车队。道路确实难行,穿过岩石区,再上沙石路,一路颠簸一路艰险。
上驼峰岭天池的路很直,但很陡,一直插上高空,却又是令人憎恨的台阶。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爬到山顶才感觉出不一样的气氛。驼峰天池不大,跟长白山天池没法比,倒是山路旁的一棵棵落叶松,亭亭玉立、英俊秀美,真给人以玉树临风的感觉,竞相绽露着生命的辉煌,水蓝蓝的,静静的,也如同不流动般,极象一幅写意的油画。

天池水是死水,却没有腥臭的味道,良好的生态环境净化了这片天地。

阿尔山的温泉象天池一样闻名,出景区大门10公里就是“金江沟温泉”,夏历和捷达底盘底,我只好开着车往返走了3趟8公里的沙石路,把12口子接进去。几间小木屋子,一个大水池子,终于泡到了所谓的纯露天温泉。10月份北方的山区格外的冷,
20几度的水温需要不停的游动才能让上下牙不发生碰撞,几只小鱼与蝌蚪倒是在水里游的欢畅,简陋的更衣室更是四处漏风。草坡和远山已经显现出深秋的灿烂,落叶松叶子已经金黄,各种低矮的灌木丛红彤彤的。宛如对着太阳闭上眼睛后看到的颜色那么温暖纯净,洁净如初,这是天堂的颜色。
在旁边的小镇休息了一晚。一早,离开阿尔山,车辆在草原与城市之间穿行(阿尔山-乌兰浩特-省际大通道-赤峰)。当晚凌晨两点——连续1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到了赤峰境内的“翁旗玉龙沙湖景区”。
早上浓烈的阳光透过帐篷唤醒熟睡中的我,揉揉惺忪的睡眼,才发现这里是一片沙漠绿洲。离北京不过500公里的距离,使劲的在这里消耗掉一上午的时光才晃晃悠悠踏上返京之路。
时光飞逝,大半年过去了,我又惦记起阿尔山,那么的遥远,却又那么亲近,呼吸新鲜的空气,聆听自然的声音,带着心去流浪,努力记住旅行过程中的美景。
自由的漂移—与胡杨有约“额济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