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掉八颗牙只为模仿赵本山?

(2006-08-13 22:23:49)
分类: 也看电影
拔掉八颗牙只为模仿赵本山?
http://www.lzld.cn/topic/logo/1914.gif 晚上看湖南卫视的《谁是英雄》节目,有一位模仿赵本山的选手自称叫“宋老根”,真名宋克合,是陕西的一位农民。主持人介绍说他擅长模仿赵本山和黄宏,看家绝活是模仿赵本山的《小草》,据他自己讲为了钻研艺术更好地模仿赵本山,他拔掉了自己的八颗牙,装上了一口假牙。我不得不佩服他对“艺术”的执着和敬业,单是这拔掉了八颗牙,我想就足以让我们心生敬意!
  看完他的表演,我真是无话可说。长得不象也就算了,毕竟现如今的模仿不仅仅只限于形似,而赵本山标志性的“铁岭”东北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都是那么地别扭,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连评委都说他的东北话陕西口音很明显!
  说实话现在全中国模仿赵本山的人可谓海了去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形似的,也有神似的,语言象的就更多了,单是我看到的就有很多绝对可以用“惟炒惟肖”或“以假乱真”来形容的,我就是想不明白这位得有五六十岁的宋大爷凭什么就会“脱颖而出”?
  最后评委点评时强调他“精神可嘉”但“不宜推广”。
  弄不明白在这个大肆宣扬个性主张自我的年代,为什么还要如此刻苦地去模仿别人连八颗牙都要拔掉?而且,除了化妆外我并没有看出拔掉八颗牙的宋克合和赵本山有多象,更要命的是赵本山还健在,还依然活跃在大大小小的舞台!
  想起著名体育记者李承鹏在《真人黄健翔》中讲的一段话:“比如说一个人其实很适合当一个木匠,但他被强令有所追求就去考博士,于是我们就多了一个找不到工作的平庸博士而少了一个伟大的鲁班”。
  适合去做的才是最好的,也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绽放最绚烂的才华,才有可能成为那一个领域的天才。我并不以为宋克合拔掉八颗牙只为模仿赵本山的“钻研艺术”是适合他的,也并不以为他做一个“冒牌名人”到处走穴赚钱就是适合他的,我觉得他应该还有更适合他的职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尴尬的谎言
后一篇:想起饺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