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在贵州大山的西江千户苗寨,都说商业味太浓了,还值得一去吗?

(2020-11-27 01:29:13)
标签:

贵州旅行

西江苗寨

原创摄影

泡鱼儿的博客

旅游

分类: 鱼の影像志—我的摄影作品

大家好,这里是@泡鱼儿 的行摄江湖,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与你分享旅行路上不一样的风景。

https://p5.itc.cn/images01/20201126/7766e08f76044e8e9711fd4dac7ceaaf.jpeg

这几天在贵州黔东南州的西江千户苗寨过苗年。每天在寨子里走街串巷,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处可见身着苗族服饰、打扮精致的“网红”主播,这里俨然成了一个网红聚集地。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126/3140e20deafa427092b68c49fba130d6.jpeg

雷山是中国历史上苗族五次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被誉为“苗疆圣地”,其中距离雷山县城三十多公里的西江千户苗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号称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地。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25/00d2d0545d4346e7bc154f561dbeefbb.jpeg

苗族同胞喜欢临山而居,与山为伴。西江千户苗寨由羊排、东引、平寨等十余个连片村寨组成,现有1432户,5515人。一眼望去,密密匝匝的吊脚楼依山而建,从河谷到山坡,如枝叶繁盛的蔓藤,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了雷公山巅。

http://p5.itc.cn/images01/20201126/8ab0132778aa42b8bd9ff58cf35e5a5f.jpeg

寨子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这种源于上古民居的南方干栏式建筑,大多在三层左右,其中用来纳凉、刺绣的“美人靠”,是其最大特色,也是苗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承载者。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126/6876cd6816624f8dbbbc723d9f045ba1.jpeg

在西江千户苗寨还有一个重要的建筑就是风雨桥。一条白水河穿寨而过,风雨桥便成了河两岸村民最重要的通道。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26/5af0849500a642a39f95563860dccecf.jpeg

清晨,河谷之中的苗寨宁静肃穆,雾气氤氲,袅袅升起的朝阳给整个村落染上了一层朦胧而又神秘的色彩,如一幅如幻如梦的水墨画卷。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26/7dd54d3692e2483ebe0d088505a15af9.jpeg

只有在夜幕降临的那一刻,你才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哪个繁华都市。当家家户户点亮灯光,从高处俯瞰,就像是星星掉落在了村寨上,显得格外浪漫迷人。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126/dcd360e235194b8b98df2a042ba34cf1.jpeg

正值苗年,村民们聚集在寨子中央的芦笙场里,载歌载舞,庆祝苗历新年。雷山苗年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126/4a510335c0804da9b2cb8650497c8ab2.jpeg

苗族自古就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有过苗年的传统习俗。过苗年的具体日期,各地并不一致,但基本上都是在十月上中旬的龙(辰)日这一天。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26/004a0f6485c344ed8e075c40356f59ae.jpeg

在我看来,苗年是一种非常注重仪式感的节日。在古街小巷,全是穿着非常华丽的苗族服饰的苗家人。他们吹着芦笙,踩着舞步,热闹非凡。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127/96e55158095840cbb7dd1956dff9f1e0.jpeg

大家走村串寨,你迎我往,今天在我这个村,明天到你那个寨,喜庆活动一个又一个,芦笙盛会一寨接一寨,前后持续月余。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126/ea77c5041b8a4806985dc621ba1bdb4b.jpeg

盛装巡游是苗年节中的一个重要的仪式,有百岁耄耋老人,也有几岁的孩子。如果你细心观察,还会发现不同村寨的服饰风格完全不一样。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26/5162d9a316c94044888143c4f0b83d56.jpeg

这一身可都是货真价实的苗绣和银饰,价格上万,可与街头租来的那种100块钱穿几个小时的苗服不一样。

http://p6.itc.cn/images01/20201126/5cbd06320ca946f79dcd2a425f14c950.jpeg

身着盛装的苗族女孩,四个人的手竟然有四种截然不同的握法。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26/263727b8285046a48501f106dbf88cb7.jpeg

这是最原始的苗族古装,大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127/54af466ee7ff4499804ab198e0671c15.jpeg

头上戴着这个形同狼牙棒的银饰,是用来防身的吗?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126/b2433a778e7b48b1b7b61dbcbf1a8546.jpeg

银饰、苗绣、蜡染……,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从眼前走过,就如同一部行走的史诗。在黔东南州,至今仍然保留有200多种苗服,是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126/04d6e74ed630400fbc11d240ff0b81fe.jpeg

打开手机,照照镜子,我美不美?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26/95c283b72575428caa6f50c662f9ec62.jpeg

头饰太重了,取下来,发现小姐姐头上全是汗。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126/0cd0cc5fd9bf42d8a64bba5c0c764cdd.jpeg

穿着盛装参加巡游的苗族姑娘们,看这一身华丽丽的,我特意问了一下,每一套价格在一万元以上,有的更是高达十几万元,这是在比重(美)呢?还是在炫富呢?

http://p5.itc.cn/images01/20201126/0d81d3aded11417fa84bd0c8c2e86d5f.jpeg

喜庆热闹而又独具民族风情的苗年,自然也吸引了国内外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瞧这位大姐,连高倍望远镜都用上了。

http://p6.itc.cn/images01/20201126/54b2adee4f6541c99db8825119a70a74.jpeg

巡游的大叔也不忘举起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下这喜庆的时刻。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126/f3e35449b98c4e9cb993082a87ce7a2f.jpeg

当然了,身处网络时代,面对这么隆重而盛大的节日,更是少不了“网红”主播们的蜂拥而至。不少“网红”带着专业的设备,在这里进行现场直播。

http://p6.itc.cn/images01/20201126/2e76e155f09e4125a5b4befd9053a08d.jpeg

这位大姐的直播架势,在整条街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啊。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27/7172bf29636b481aa3a933318dbcd65f.jpeg

迎面走来两位正在直播的短裙苗美女,人手两部手机,看来深谙此道已久。短裙苗也叫锦鸡苗族,是苗族上百支系中的一支。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127/be516d4cc06d4f41af09b04930e5d415.jpeg

中间这位大姐也在做直播。苗族支系太多了,不知道她们这一身衣着又是哪一个支系?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127/f330ebb068554ce59f9a4debfd3ba8d7.jpeg

街头的老人,这一身打扮才是平日里最常见的装束。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127/98356dd8321e40ad95a85984bf966f01.jpeg

中间这俩位姐姐是水族。有点纳闷的是,水族的代表服饰不是百鸟服吗?看她们的服装,只有领口和裙装才有苗绣图案。

http://p5.itc.cn/images01/20201126/f7df7dd9693944299e3685671e1d2b51.jpeg

千人长桌宴是苗族新年最隆重的礼仪,主客相对,敬酒高歌,场面十分喜庆壮观。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126/1a259cb70d4243a4a87fc5b6f9b5c69d.jpeg

兴致来了,提起小板凳,打着节奏,也要比个高低。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126/bf817511fed64cf8a500db80d359e7aa.jpeg

几乎每一个来西江千户苗寨的游客都会来白水河打卡拍照。不过说实话,穿着一身苗族服饰,站在这里以风雨桥作为背景,拍摄照片也确实好看。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27/f1a6a5766eee4361a46bdb9177b82778.jpeg

古老的风雨桥上,忙着打卡拍照的游客和悠然走过的遛鸟人。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26/bdf98d40c6f847779c2361fd0163f81d.jpeg

往寨子里面的背街小巷深处走,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126/ffe9e2aa7392433194b60aed00d77170.jpeg

一抹绿色爬上了屋顶,让小巷充满了生机。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126/e018911a8109436cb660b43380e8db3b.jpeg

一户人家正在杀年猪。杀年猪、打糯米粑、祭祖、吃团年饭、喝串寨酒、跳芦笙舞、斗鸟斗牛……,这些都是苗家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习俗。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126/744581b2524c4f1a9f4d51f1dee87c08.jpeg

笼子里鸡是用来吃的?还是用来斗的呢?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126/4789f9807fa04f4ba7c610fb592b7845.jpeg

街边的苗族老人,脖子上的银饰相对于女性苗服来说,真是少得有点太可怜了。感觉苗族男人把一辈子的爱(积蓄)都花在女人身上了。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126/7db6e872d08e468d8281409d695e4525.jpeg

在排末村的半山腰发现一个纯手作蜡染坊。主人叫杨丹,是市级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那一幅幅世代相传的蜡染图案,就是穿在身上的文化,流淌在手上的记忆。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126/9f2dbc1f52794c2bae1bcb2f9282d48a.jpeg

村头卖菜的老人。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喜欢去那里的菜市场转一转,因为我总觉得那里才是最具烟火气息,也是能了解一个地方性格的去处。

http://p6.itc.cn/images01/20201126/507867c374ac45059a72bbe4022a56ee.jpeg

一位挑着草料的村民闯入我的镜头。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至今仍然保持着纯朴的农耕生活状态。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126/a01127a3d31b413a9a38e1c14b9f4626.jpeg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126/8830a79f51804a8d932b715beab798db.jpeg

田园里,两只大鹅大打出手,互相撕咬,不知究意为何?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26/ea074b6ad3c34a81a24dbf816bb1c3a3.jpeg

有人说,西江千户苗寨的商业味儿太浓了,不知道你看到我这篇图文之后有何感想?这样的苗寨还值得来吗?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