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时速破海陵廒下新村凶杀案

标签:
海陵分局凶杀案死者新村朱学林杂谈 |
分类: 个人日志 |
等我打的到达廒下新村时,城北派出所长张金根正在巷头安排走访工作,这位刚到任不到十天的所长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向民警交待相关事宜。
走进巷内,一大群市民正在警戒线外面议论着。月光下依稀看到在出租屋院外已有许多民警先期到达。海陵分局局长徐军、副局长朱学林、李双山,市局张支队长、金支队长、康支队长、曹政委在巷子里打电话、相互商量,忙个不停。我向徐局长等人询问了目前已采取了那些措施,并对紧急措施补充了几条,徐局长叫李双山抓紧落实。随后向张支队长们了解现场情况,他们说技术人员刚到。我掏出照相机与刑科所陈所长、裴所长等技术人员,边照相边打开通道。

技术人员在勘查现场
我从院子回到巷子里时,海陵刑警大队的干警已找到死者的一个老乡加朋友,她告诉民警:死者姓黄,73年生,系湖北省崇阳县天城镇人,4月6日刚从北边厕所旁边的一户人家搬过来的。徐局长立即安排二个民警去走访那户人家。
我们把指挥部设在城北派出所三楼会议室。一会儿,海陵分局政委费志民、副政委储玉宏、副局长徐立勤也相继赶到。治安大队队长、通信科长和城西、城东等派出所长也都来到指挥部领任务。这是海陵分局的好作风,一旦发生大案或突发事件,局领导和各部门、各派出所负责人都会不用通知主动到现场请战。
现场勘查为侦查工作提供了指导:虽然发现时间是在晚上10点半钟,但法医通过对尸体温度的测量和对尸僵的形成的分析,确定死者时间即杀人时间应在下午!
走访工作也取得一些进展,徐局长接到报告:死者有一个男友,平时经常来,此人是九龙人。经进一步工作得知:这个人是在九龙钢管厂做锅炉工,但不知道叫什么。朱学林一听立即站起来说:“这个线索重要!”他在破案上对线索的敏感度是很有灵感的,我对他一直十分欣赏,在刑警中具备这种灵感的人并不多,除了我的师傅潘兆祥老局长外,我遇到的人中,我在姜堰工作时的姜文湘、朱国旺等人,我在海陵工作时的王平、朱学林、袁林等人是有这种灵感的。包括在工作中心有灵犀一点通,相互沟通,我的一个眼神一抬手一点头,他们都能心领神会,工作能立即到位。我对朱学林说:“你和金小军二人立即带人去九龙,想法子找到这个锅炉工。”金小军也说:“可能就是这家伙。”二人和海陵刑警大队长朱金华一起带干警到九龙镇。

徐局长(中)、储政委(左)、李局长(右)在指挥部
到凌晨一点多钟,大家感到肚子饿了,张金根所长叫派出所内勤沐阳煮来一大锅米粥,我和徐军局长各喝了两碗。康支队长老家是河北,吃不惯稀粥,他泡了一碗方便面。
时间一分一分过去了,我们静候在派出所会议室。今天,我不同于往常,竟然没有抽烟的欲望,他们递给我的烟我一支都没动。张金根几次问我为什么不抽,我说:“为你节约。”实际上我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如不及时找到人,及时破案,明天在泰州市区就可能沸沸扬扬了。我问徐局长和李局长:“路面上控制布置得怎样?是不是每个民警都对案情清楚了?”徐、李局长说:“你放心,早布置好了。”我又拉来一张椅子斜倚着,半眯着。

费政委(左1)、张金根(左2)、康支队长(右1)和我(右2)在看潘某的照片
突然,李双山手机响了,“什么抓到了?真的吗?在哪儿抓到的?城西?把他拷起来,不能让他逃掉!”李双山高声问道,手机一搁,说:“纪局,林长保把姓潘的抓到了。”原来巡防大队民警林长保带着辅警在城西巡逻时发现并抓获了潘某。这时是9日凌晨3时30分,距离接到报案整整5小时。
当潘某带到了城北派出所,经过讯问,潘某交待:去年5月在城西嫖娼时认识了黄某,两人开始姘居,他给黄某钱财,今年以来黄某以家中要砌房子为由不断向潘某取钱,数额越来越大,这对一个月薪最多一千多元,少时一月只有四、五百元收入的锅炉工来说简直是不堪重负,于是4月8日下午,囊中羞涩的潘某将黄某杀死在床上。
呜呼,当人与人之间只剩下金钱这个纽带,人与人的关系必然会扭曲,于是这场丑剧最终只能成为悲剧!
凌晨4时,徐军局长送我回家休息,我站在小区进口处回首目送徐局长远去的车子,抬头望着西边天空上的一轮明月。哈,今天的月亮真明亮!
前一篇:与刑事司法有关的美国宪法补充条款
后一篇:姜溱河上的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