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和扶风——读杜爱民诗集《你的城市以西》

(2010-03-11 21:24:37)
标签:

淇奥

善水文轩

来今雨轩

杜爱民

诗集

你的城市以西

大和扶风

文化

分类: 原创散文

大和扶风——读杜爱民诗集《你的城市以西》

图1:杜爱民先生的诗集《你的城市以西》。

 

第一次听到“大和扶风”这个词,是在千余公里外的上海滩,一个阴沉的下午,一间简单的会议室里,异常激烈的头脑风暴在上演。当这四个字被写在白板上的时候,喧杂的会场出现了不应有的暂时的宁静。那时,或许大家都在想同样一个问题,这四个字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写下“大和扶风”这四个字的,是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诗人杜爱民先生。与杜先生对面,第一感觉就是一股不可抑制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厚重而深邃。而这四个字从杜先生的笔下写出,也确有无尽的深意。杜先生所从事的是航空方面的工作,这四个字作为航空领域的一种文化,可谓贴切之至。大和,古代东方的一种吉祥鸟,蕴意着东方传统文化、安全飞翔和吉祥安康。而扶风则代表一种状态,扶摇直上,直入青云,给人以意境高远的无限遐想。大和扶风,是杜先生为航空单位所奉献出的核心文化价值观,也是他本人为人、做事、从文、行生的一种人生写照。

我认识杜先生,是从工作开始,而真正潜心去读杜先生的文字,则不得不提一提他的那本诗集《你的城市以西》。陈忠实老师曾经说过:“写作是一种对思想和生命的穿透力,而独到的思想力量也应是作家存活的实力,是最基本的东西。”那么,杜爱民先生正是在以自己平淡中的深沉、慧眼中的独具、胸襟中的海纳、简单中的不凡,来将自身对生活的理解,书就成语言的哲学诗篇。

我有时在想,有些人为什么会从事写作。在我看来,与文字游戏,是一件极其艰苦而枯燥的事情。然而如杜先生这样的文人,却在这近乎脆弱、偏狭、烦苦、劳乏的环境中,用手中的笔墨,塑造出个性的生命耐力与坚韧。我相信他们不仅仅是用笔在书写故事,更是昭示出一种存在,由存在再体现价值,这样的价值可能包括命运的抗争、性格的诚纯、生命的尊严、爱的反射。按杜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用分行的文字记录下来,算是对自己的交代。

所以我很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文化积淀厚重的土地,身边有着如杜先生这样的灯盏,可以激湃起自己血管中的血流,在无知中认识自我,然后再改变、再蜕变,摸索着寻找着灯盏的光芒而前进。

在诗集《你的城市以西》中《山》一文中,杜先生写道:“总是叫人仰起脸来,总是叫人激动不安,总是叫人沉重,然后,长久的凝思。”是啊,在我的面前,正有许多高山仰止,生活上的、工作上的、精神上的……我眼中,有一切的高大的痕迹,或许只有当我把眼前的一切变得空无了,才会有真的“大和扶风”般的胸襟与气势,也就可以在笔下绘出真的自我。杜先生如是说:“山呀,我,什么都不说了。我的目光,在更高的地方,显得很实在。”

安静中的厚重,沉默;间或的爆发,奔腾。杜爱民先生不是一个对生活有太多奢求的人。他的身上所散发出的,是一种导引着另一种潜隐的业已消散的东西的感觉,寻常、新奇、而又不能完全或缺。

我想到,扶风二字,还是陕西省一个出名的县的名字。扶风县的出名,源于那座藏有世界唯一佛指真骨舍利的法门寺。遥想一千多年前,当大乘佛教的经纶从遥远的天竺传来的时候,我们不会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大乘佛教的发源地需要从我们这里回溯大乘经卷而重新拾起那绝断了长久的经史。因此,“扶风”二字可以让人们联想起“大乘佛教圣地”并为之激动而骄傲。大和扶风,既是扶摇的起点,又是向善的终结。

小乘度我,大乘度世。大和扶风,正是告诉了一个度世的高度。简单的文字,散发着神奇的魅力,脱离了纸上,行走在无望的空间。我需要这样一种如杜先生一般的姿态,期望行走并超脱在自己的领域,别开生面地梦想将生命和身体打造成一件完满的艺术品,用自己行走的轨迹,灼热脚下的土地。

大和扶风——读杜爱民诗集《你的城市以西》

  图2:杜爱民先生(左)和陈忠实先生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去意
后一篇:咏赞君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