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因水而灵动,生命因水而鲜活。
上善若水,源自于《老子》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若水——是我人生的座右铭,也是心灵标准的衡量准则。
“道”是《老子》所阐述哲学思想的根本与精髓。老子认为,水最“几于道”,皆因水有“七善”,皆自然之性----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正因为水的不争,才有了道的几似,利而不害。
最高的智慧就如同水,我们在为一个共同的公司集体和安全目标而努力。众人智慧之所长,集大乘即谓上善。如果一个人能将自己放在一个集体合理的位置,将心放在一个对工作生活有深刻体验、洞察力和相互协作的位置,对朋友同事能以合适与体贴的态度,说话能有实际的信用,管理事物能中道而行,做事能多动脑子考虑周全、量力而行,那么一个集体与一个目标,亦几于道。
引申到我们的工作:
老子曰:上善若水。综合实际业务能力与优秀维护作风的培养就是机务工作中的“水”。
水之积渊——没有日常的学习积累,不能成其大;
水之至柔——冷静沉稳,遇事有度,克刚之点滴做法,正是我们工作中最需要的;
水之不争——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尊重。
“上善若水”昭示我们:崇尚善良要像水之走下一样,自觉而行,勿须外力;处世要向水一样,容万物而不争,不弃卑微,不辞涓流,广采博纳,融会百川;做人要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坦诚无伪,洁身自好,如际遇污秽要尽快过滤沉淀以鉴分清浊;做事要像水一样,不偏不倾,公平公正,不管遇到多少挫折,都要在蜿蜒曲折中奔流到海;对境遇要像水一样,不择不剔,随遇而安,既有随方就圆的灵活性,又有秉性不移的原则性。
于是在例行的工作中,不敢忘肩头责任之沉重,而为千百旅客的生命尽责。
于是在业余的学习中,励志努力,持之以恒,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于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以水为德,教育孩童,希言自然。
于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为青年志愿者行动奔走,为希望工程服务,为中华骨髓库留下自己的采样,为需要的人们定期赶赴血站挽起袖口……
孔子亦曾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真君子是也!”
为人处世,秉其自然,以水为德,尊善为性。而有时,人所缺少的,正是一种水的品性。
上善之艰,水之境界,纵然无所回报,我,又能怎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