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象丛生,等待下周二次探底窗口

(2012-02-17 15:09:18)
标签:

长阳

玉名

股指期货

走势

主体思维选股法

股市赢家模式

赚在起跑线

股票

分类: 股票

假象丛生,等待下周二次探底窗口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周线五连阳,看上去非常漂亮,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假象,回顾最近三周走势,均是收出周星线,且涨幅不断地收窄,这三周的起点是2324点,即便按照本轮最高点的2374点计算,涨幅也并不大,期间市场基本上就是在做俯卧撑。包括哪怕是最强的有色和煤炭等资源股也是分化严重,甚至出现了板块涨而个股跌的局面,倒是ST股,以及类似重庆啤酒等前期被市场遗忘的冷门股涨幅较大。因此A股最近行情特点就是看上去很强,但量能和热点连续攻击能力都比较差,所以当下在资金面不足的情况下,市场提供的只是一个稳定的平台,让指数慢慢地做整理,而无论是均线还是下降趋势线都在下降,造成一种被动突破的走势,显然这样的振荡走势让很多股民感觉了一种上涨的假相。
  其实包括之前指数创新高,就意味着诸多利空不存在了吗?非也,利空还是利空,只是投资者情绪高涨后忽视了而已。包括为何社保要大肆减持银行股,为何ETF方面持续资金净流出,为何央行迟迟不愿释放资金,这些都说明市场是存在调整要素的,正如行情在刚启动时大家对利好视而不见一样,随着行情的逼空,利空效应将逐步显现,即市场风险将在逼空行情中加大。在向上动力明显不足的情况西卡,出现量增价滞的局面,显示空头力量也在凝聚。尤其是股民不要忽略了玉名反复提示的股指期货这个检测空头轨迹的工具。
  在2.15日也就是IF1203完成移仓,成为主力合约的第一天,盘中日增仓就就接近2W手,这是一个月来首次持仓异动,尾盘持仓一度超过了《赚在起跑线》书中“股指期货实战系统”的警戒线指标,随后周四和周五持仓继续保持高位异动,始终游走于警戒线附近,既不想上快速突破造成持续调整压力,也不降低给予多头机会,就是不断地寻找机会给予多头以袭击,最近市场盘中几次小的跳水都与此有关。玉名认为该点值得股民重视,毕竟当下是处于楔形整理形态的末端,突破随时可能出现,特别是股民要注意下周一开始上升趋势线就提升到了2330点一线,这意味着如果股指一旦跳水,哪怕幅度不大,都很容易造成破位,而一旦破位那么就会有短期快速下行,造就中阴的走势,这是股民要提防的。
  股民会说如果市场选择小概率事件,即楔形形态以向上突破,怎么办?玉名认为这的确有可能,那么必然是需要一根巨量长阳,随后形成加速赶顶的走势,最终会形成一个短期顶部。因为在资金面没有进入明显的放松变革前,这样资金消耗型的走势,最终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终结,其实包括历史上2319~3067点的末端那种极端走势,连续创历史天量虽然能够带来短期的疯狂,但疯狂之后留给市场的是一片烂摊子,一段时间内都很难恢复。所以一旦后市在没有二次探底和资金面变革之下出现连续上攻,以及所有近期热点集体活跃的格局,那么很可能是主力资金要拉高派发了。
  而我个人看好的还是第二种走势,也就是主力借机开启2132点反弹来二次探底的走势,毕竟一旦二次探底完成,市场就将彻底摆脱市场“进二退一”的俯卧撑走势,而会迎来一波主升浪行情,不过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来说从见到行情最低点到二次探底完成,至少需要3~6个月,历史上998点和1664点皆是如此。因此如果说市场后期楔形整理形态最终以下跌突破,那么股民不要过于恐慌,将个股设置好止损止盈位持有,个股破位坚定出局,而只要大盘进行二次探底不创新低就要勇敢追跌买入,甚至可以满仓抄底。所以当下股民策略就是将手中个股设置好止损止盈位,盯紧盘面突破方向,选择对应的策略。

假象丛生,等待下周二次探底窗口
玉名“股市赢利三部曲”系列书籍:

1点击免邮购买《赚在起跑线:股市赢家模式》之八大实战系统 
2点击免邮购买《股市钱规则:让你赚得更多的秘密》
3点击免邮购买《选股其实很简单:主体思维选股法》 

 

如果各位对个股和大盘有问题探讨,看玉名的“图解股指期货”可加新浪微博和空间http://weibo.com/wwhuahuayhttp://t.cn/hp5Vh提问,看直播和最新的千股千评文章~

 

新浪博客改版了,股票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和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