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振荡市获利需有新思路

(2010-09-04 09:30:18)
标签:

股票

玉名

证券

中小盘

全国金融

分类: 财经

振荡市获利需有新思路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60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2010年半年报已披露结束。统计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基金上半年利润总计亏损达到4397.5亿元。在市场几乎单边下跌态势之下,股票方向基金再度成为亏损“重灾区”,仅一只基金实现盈利,其余悉数落马,与此同时固定收益产品则成为基金市场中的赢家,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均实现了正收益。事实上,上半年政策的变化无疑给债券市场带来不错的投资机会,债市呈现出普涨格局。很多投资者都是将股基、指基这些单一品种作为基金投资的选择,而实际上这样的操作并不明智,因为每一个品种都有其适应的环境,都无法完全适用于投资市场的各个阶段,因此抓住投资品种特点,综合利用才是上策。
话语权主导市场行情:
   玉名一直秉持着一种理念,那就是投资者知识面的宽窄,就决定了你投资品种的多寡,从而直接影响到你投资的收益,简单来说就是“思路决定收益,策略决定操作”。基金是市场的主力资金构成之一,是需要每一个投资者仔细研究的对象,但从2007年股票方向型基金在市场占比接近30%之际,基金在A股也达到了一个颠峰,当年创造了基民超越股民的神话,这里面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市场话语权。而随后全流通的进程,使得大小非解禁上市,突然冒出了十几万亿元的流通市值,这是任何资金都无法与其对抗,同时其他资金也在成长,这使得基金在市场的话语权一降再降,如今勉强维持在两位数,到明年年底则有可能降低到10%之下,这就使得其在股市方面的操作日趋被动,也就使得股基收益上受到影响,再加之股市进入到了振荡调整期,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适应这样的市场变化。显然债基是需要配置的品种,尤其是在振荡调整市中,更是债基活跃的舞台。
管理层力挺债基新品种:
  缘何基金在债市中能够操作精准,获利不匪呢。其实还是前面分析到的话语权,没有大小非的稀释,那么基金对市场把握和掌控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对政策分析上很透彻,使得其操作得心应手。同时管理层也非常注重对债基的发展,如果说2007、2008是股基之年,2009年是指基之年,那么显然2010年是债基之年,仅今年7月间,监管部门共接收了16只基金的申请材料,债券类基金便达8只。可转债基金、分级基金等新名词,频频出现,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债券基金正在掀起一波创新潮。
  A股市场素来是炒新,显然这里面因素值得投资者注意。今年基金审批采用了5条通道,尤其是开立了创新通道,而启用后第一个产品就是分级债券基金,也是国内首只分级债基(此前国内带有分级杠杆的基金产品共有7只,但无一为债券型基金)。这是管理层要传达什么信号给市场呢?债市一直给人们的感觉是收益不高,即所谓的低风险低收益,因此人们追求股基的高风险高收益,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当债基能够通过分级杠杆来规避相关风险的时候,实际上其是可以追求更高收益的,而且风险还相对较低。
投资者策略:
  股市目前到了振荡市,年初一波调整,以及4月份的大跌,虽然7月份有所反弹,但实际上股指还是在一个大的振荡市中,而且资金面筑顶股市1~2年内都是这样的情况,那么股市方面机会就存在于阶段性的行情中,需要非常好节奏性,快进快出的波段策略。很显然股市需要投资者更多的品种来获得利润,单一的操作品种都很难获利。对股市来说这是一种谨慎情绪,但反而催生了债市的火爆,尤其是债基发行加速,是否在预示投资者投资债基的机会来了呢?至少是需要投资者研究了,尤其是在创新基金方面多加关注,富国汇利分级债券基金的获批只是一个开始,我想类似这样具有强大团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基金公司,应该会借助这波债券牛市获得好的收益。那么投资者也该从中参与,分到一杯羹。

 

玉名个人空间: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 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