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大因素主导节后十月行情

(2009-09-30 07:53:58)
标签:

证券

财经

玉名

a股市场

中小盘

股票

分类: 股票

两大因素主导节后十月行情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做一个小预告,玉名在十·一长假的8天假期中,会持续奉上玉名谈“股市钱规则”系列文章,欢迎大家来观看,也祝大家十·一和中秋节日快乐。9月股市即将收官,10·1长假将来临,消息面,在短短9个月时间里,共发行93只新基金,2684.71亿元资金入市。尤其是近期连续发行了数只基金,而由于行情的转弱,这些基金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大多数新基金都无法完成预设目标。最近成立的10只偏股型基金,新发基金首募再次出现了不足10亿的规模。此前预计,给A股市场带来700亿元的增量资金,最终募集额可能只有200亿元左右。在赚钱效应缺乏下,持续不断地发行新基金,已经最大限度地“消耗”了潜在的基金申购资金,基金发行渠道似乎已进入“疲劳”状态。基金的发行,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市场人气,因此这个现象无疑说明了A股市场人气的下降。
  A股市场表现从8月前的全球最优,到目前8、9两个月跌至全球最差,源自8月股指创出高点3478点后出现的调整,到目前为止依然疲弱不堪,而欧美市场都已经纷纷刷新了年内的高点,港股也是攻占上了21000点大关,累积年内涨幅高达80%,而A股年涨幅收窄至50%。特别是近期A股在全球市场走强的大环境中,持续弱势下行。要是从基本面分析的话,我国经济恢复速度依然是市场的前列,GDP增长依然是全球第一,因此说基本面形势变化的理由显然并不充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玉名认为主要还是资金面和市场节奏两个主因。
  从资金面来看,由于年初大量短期融资票据的增长,使得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信贷资金进入到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而随着票据期限的到期(3~6个月),下半年来资金套现压力骤增,也就出现了每逢月底必然市场出现暴跌的情况,因为这是到期压力的最后期限。当初在8月初时,玉名说出这样一个分析你会说那就是一个巧合,但7、8、9月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时,那么这个巧合的概率是否太高了呢。这里面是否有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呢。此外再从融资、增发、新股IPO等等事情来看,市场资金面的大环境已经改变了,年初那种超宽松的资金环境已经不可能再重现了,而资金面又是整个股市的重中之重。其次,市场炒作主线转型。从从权重股到中小盘个股主线转型,可以说并不成功,因为中小盘个股的特点和游资的手法,都很难持续,因此这波行情非常短暂就结束了,股指重新弱势。在前面玉名已经给大家分析过了,在年初到8月初,市场反弹主线就是以银行、地产、钢铁和煤炭为首的权重股板块,我当初为大家挖掘了这个主线,几个月获利在3~7倍之间。而到了9月份初以后,市场围绕着上柴股份、海玩生物等一批中小盘概念股进行炒作,而大的主力资金由于船大转向困难,所以在之前一波炒作权重股获利后都在派发和休整阶段,这波行情的主力就是游资,因此其采取的是狙击手法,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短时间内利用高换手快速推高,拉高后出局,再制造新的概念,因此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概念接着一个概念,但概念挖掘过后,整个行情结束。十月行情重点,玉名认为就是这两点,如何解决好资金面的情况,如何让市场酝酿出新的炒作主线,这也将是整个09年4季度行情的关键。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中证内参》将汇集各方观点,为您深入解析。超级牛仔网主打直播节目“散户盘中参”,也将在盘中时时提醒风险与机遇,可登录《中证内参》“超级牛仔”观看。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两大因素主导节后十月行情两大因素主导节后十月行情两大因素主导节后十月行情两大因素主导节后十月行情两大因素主导节后十月行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