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悟得光明自在禅——《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品读红楼之四)

(2018-03-01 12:12:14)
标签:

红楼梦

评论

        1921年,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认为:“《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书未完成曹雪芹就死了。”他的依据是《甲戊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的眉批记:“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而胡适确认高鹗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则是出自对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的诗人张问陶赠给同乡高鹗的一首诗的考证。在这首古诗的手稿上,有一注这样写着:“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兰墅”即高鹗。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籍贯沈阳三台子,亦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高鹗应友人程伟元之邀协助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自胡适作考证,红学界长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续成。进入21世纪,这一说法遭到越来越强烈的质疑。2007年始,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全本《红楼梦》停止使用“高鹗著”“高鹗续”等字样,改为“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标志着“高鹗续书说”发生动摇。红学家俞平伯临终遗言:“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 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指出:“高鹗不应该是《红楼梦》续作者,他应该是《红楼梦》最后出版的整理者……《红楼梦》能够流传,高鹗是第一功臣。” 高鹗对自己参与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也很有成就感,曾作《重订红楼梦小说既竣题》诗云:“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里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著名红学家、中国红学会顾问胡文彬先生则认为后四十回除曹雪芹原著的散稿外,包含了程伟元、高鹗的修改。他既不赞成在“曹雪芹著”后面署“高鹗著”或“高鹗续”,也对改为“无名氏续”持“保留”态度,主张把全书的著作权还给曹雪芹。还有的学者对《红楼梦》后四十回进行辨析考证,认为这部分内容中仅九十二回、九十八至一百零一回等,总共十三回中夹杂有高鹗的伪笔,其余都是曹雪芹的真笔。

        自从胡适考证出高鹗续作《红楼梦》后,凡是对后四十回不满的人都把怨气撒到高鹗身上,斥为“狗尾续貂”“千古罪人”“违背曹雪芹原意”“骗人”!然而骂归骂,并不影响依据程甲本或程乙本为底本出版的各种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本的流行!现在把高鹗换成虚无缥缈的“无名氏”,骂后四十回的人尽管去骂“无名氏”,高鹗倒是得到了解脱。可这也让一直以来肯定后四十回、赞赏高鹗不凡文笔的人感到失落!

平心而论,除了极少数“书斋”里的专家学者和对脂本特别痴情的“红迷”,一般读者还是愿意接受作为“全璧”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这是因为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出色地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故事,使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基本上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而且后四十回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如从宝玉失玉到黛玉死亡、宝玉哭灵共五回文字,情节曲折多变,异常紧凑。虽然篇幅不长,但容量很大。其间写了宝玉赏花失通灵,家人四处找“宝玉”;宝玉疯傻惊贾府,贾母请人议娶薛宝钗;袭人吐露宝黛心事,凤姐暗设“掉包”奇谋;葬花处傻姐儿泄机密,得消息黛玉迷本性;黛玉焚稿断痴情,宝钗出闺成大札;黛玉魂归太虚境,宝玉泪洒相思地……把这十多件事情安排得非常巧妙,一浪推一浪,一环扣一环,层层相因,节节贯注,云谲波诡,文气跌宕。让黛玉在宝玉、宝钗成亲的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死去,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成为运用艺术对比手法成功的典范。苏州评弹《黛玉焚稿》则成为依据《红楼梦》后四十回再创作的另一经典!

如果你只是一位喜爱《红楼梦》的普通读者,那就不必计较后四十回是曹雪芹原著还是高续或是无名氏续,尽管去读依据程高本为底本校订出版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