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拖延的心理动力解释

(2015-11-22 17:35:00)
标签:

杂谈

http://ww1/large/557d95a1gw1ey9vsw9e2xj20ku0fmabf.jpg拖延的动力学解释:
1. 存在感: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使我感到活着并有活着的价值(迟迟不交使我惦记着这件事); 

2. 力比多:这种刺激=性兴奋

3. 攻击成瘾:有一种自责的刺激,“我被虐,故我在”;拖延是为了制造冲突,冲突成瘾。有些人依赖冲突而生活。
小时候受到过虐待的人长大后继续被虐待,不是创伤,长大后被人爱,是创伤。如果要得到治愈,需要有新的客体经验。(移情---识别移情:在他的勾引下配合他的强迫性重复,没有治疗意义。)

4. 从关系上:拖延的过程与我原始的经验处在一起。“对孩子用力过猛,会成为他保持与你的关系的链接的方式。“
网络成瘾的孩子,如果五年内不采取任何措施他可能出得来;如果采取干预措施,有可能永远出不来。

5. 自恋:拖延有一个临界点,最后期限,自恋的人,既控制最后期限之前,也控制最后期限之后。如迟到的人,既控制了场外,又控制了场内。

6. 早年有分离性创伤,不能跟任务说ByeBye,会激活早年被抛弃的感觉。

7. 对完成的恐惧感,完成=完蛋:超我不能接受完美结局的感觉,似乎是被禁锢的性高潮。是“爽透不能”型人格的亚型。拖延有某种程度的性快感、性体验。可以说,拖延更应该表达为“风情万种”的拖延。

8. 拖延是对他人侵犯的邀请。
父母对孩子作业拖延有两种做法,一是我盯着你做,二是你的事与我无关
孩子愿意选择第二种,“不干涉”。

孩子的创造性,对自恋的父母来说,那就是表示抛弃。就好比很多孩子离家,对于有些父母那就意味着被抛弃。
(此文集中了很多人的观点,非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