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出行,有四次飞行经历,而这几次飞行经历中,我遇到了两次航班延误。
8月5日,北京首都机场。我完成一周的学习,飞往上海。上海有朋友与我约好,他去机场接我,然后一起聊点事情。中午一点的飞机,三点就应该到上海了。那天,北京大雨。在气候多变的8月,下雨有雷暴很正常。因为有雷暴,飞机就不能起飞,也不能降落,因此就造成了航班的延误。
当时12点半应该上飞机,只是天气实在不好,下起瓢泼大雨。这时候,候机口的信息直接显示了航班延误的消息。候机口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报告延误的消息,并一直在努力的做好解释工作。有很多的旅客都没有吃饭,这时候会有饥饿的感觉,因此,候机口有食物和水提供。
在候机口,一直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那里解释任何旅客的疑问。态度很耐心,并时刻保持着职业的微笑。
航班延误本身就是危机事件。所谓危机事件,就是突发的,不可控制的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秩序的事件。假如这样的突发事件可能影响到人的生命,那就是创伤事件了。在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候,人的控制感一下就会被打破,会很强烈的情绪体验,无力,焦虑,愤怒,甚至更强烈的恐惧体验。这些情绪,因为个体的不同,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在危机事件发生的开始,及时的通报信息是很重要的。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以免引发由于猜测引起的更大恐慌感觉。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人生理基本的照顾也很重要,饿了,那就需要给予食物;冷了,给予被子,衣服等;渴了,就要给予饮料。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之内,保证所有人的安全不会有任何问题。有条件的话,让当事人离开危机发生的现场,这也是很好的方法。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对于危机事件的管理上,做得还算不错。那天航班延误了2个多小时,我最终到上海已经下午5点半了。虽然这样,但我看同一飞机的旅客中,很少有情绪激动的。大家都很坦然的面对着这次延误。虽然可能很多人的计划被打破,包括我自己,但情绪还是都相对稳定的。
8月13日,下午5点半,我乘坐深圳航空公司的航班,从无锡飞广州。一切都是很顺利,5点已经开始登机了。5点半,飞机没有任何动静。这时候,乘务告诉我们,航班要延误,起飞时间不能确定。当时,就有旅客开始有反应了。有人开始质问,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再过了15分钟,机长开始说话了,说是广州有雷暴,飞机没办法降落。很多人安静下来,自然条件,那也是没办法的。过了半小时,飞机上开始分发餐食,旅客们也就开始填饱肚子再说。
我本来让一个黑车司机去机场接我的,我第一时间告诉他,说我的航班延误。而那个司机恰恰是很负责的人(在我博客中提起过他,一个有智慧的家伙),他已经安排好时间,在去往广州白云机场的路上了。他告诉我,不管晚点到什么时候,他都会在机场等我的。同行的旅客中应该有很多人有朋友亲人去机场接机的,很多人在用电话报告延误的消息。但我注意到很多人无奈的语气: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飞。
危机其实已经发生了。一个小时后,人们已经吃好东西了。这时候,飞机还是没有任何起飞的迹象。透过飞机的窗户看到两边廊桥飞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只是我们的飞机没有动弹,那种情形只能给人一个感觉:焦虑。而这时候,飞机上所有的乘务人员一下都不见了。一群焦虑的人,关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到达目的地,那样的心情可想而知。
7点,飞机还是没有任何动静。我已经把我电脑中要看的东西看了一遍。只是想着有人在机场等我,心里也是焦虑。飞机里的空气真的是不好,让人感觉很压抑。这时候,有很多旅客开始愤怒了。无力感让人愤怒,这句话很有道理。愤怒的旅客把乘务员围住了。其中的意思就是感觉被欺骗。是啊,没有第一时间报告信息,而报告的信息中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难怪有被欺骗的感觉。
群体的情绪失控是很危险的事情。小的危机经常被演化为大的危机事件,甚至是暴力事件,也就是危机管理没有做好。其中的关键细节没有做好。深圳航空的危机管理意识还是很差的,或者最起码他们学习了危机管理的方法,但并不知道实施的细节。这一点,他们做得真的很差。当时,我也有情绪,其实是在压抑自己的愤怒感。我真的很想告诉机长,再这样下去会有麻烦。
有旅客提议要下飞机。在后舱部位,旅客发现飞机的舱门竟然是开着的。乘务解释是为通风,而旅客认为是飞机坏了,不能起飞,是他们在等另一架飞机过来,然后让我们换。延误不是因为天气,因为广州机场的航班起降是正常的。当这个消息被愤怒的旅客传到其他旅客那里的时候,有50%的旅客愤怒了。那几个乘务真的很无辜,那时候就是被指责的对象。而指责他们的旅客完全忽略了他们只是乘务,他们被当成了欺骗自己的航空公司,甚至任何人。
飞机里的火药味道越来越浓。有客人提议要赔偿,还提议说如果要换飞机,绝对不干等等。这时候,我只能觉察自己的情绪,把自己当局外人。用我的眼光看着事情发生的一切。我做不了任何事情,这样可以缓解自己的情绪。保护自己,每个人在用不同的方式。
空间太小了,在一个幽闭的空间中,人们的情绪域值会提高,情绪爆发点会很低。7点半的时候,我们被关闭了2个小时后,终于被赶下了飞机。这里还有一个航空公司做得最糟糕的地方。有旅客要退票,然后乘务说这样的话,其他旅客要全部下飞机,为了安全检查,希望各位旅客考虑清楚。这里面完全是威胁,起码那时候是威胁的口气。
下飞机后,候机口乱成一锅粥。事情还没完,深圳航空的专业乘务太不懂得危机处理了。他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把责任推给航空管理局。绝大多数的旅客都不懂什么是航空管理。这样的不负责的行为,火上浇油。最后,完全是吵架的行为。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有个乘务美女在接到一个电话的时候,她也在抱怨,幸好那句话没给很多人听见,而且她是用无锡话说的,要不还真的会出乱子。她是这样抱怨的:该死的飞机现在还没飞,很多人没有素质在闹。这句话我是听到的。我想,可能是耽误了她与男朋友的约会,因此,她的内心也充满着愤怒。只是她忽略了一个身份,那就是,她是处理危机的职业人员,这是她的工作。
有很多旅客开始很气愤的涌向旁边的头等舱候机厅,随便的去拿那里面的东西吃。很多人围着候机口的两位小姐在质问。有很多人就要求见上面领导,还有人在那里很无辜的玩弄自己的手机和电脑。这样的情景,很颓废,也很激动。一次美好的旅行弄成这样,我也很无语。
感慨国内的航空公司服务之差,专业性如此糟糕。中国人的权利被剥夺得如此彻底。看着那些因为愤怒而争吵的旅客,心里很是悲凉。我当下做了个决定,将来非万不得已,我拒绝坐深圳航空公司的飞机。我能做什么?这也算是发泄一下我自己的郁闷吧。
没有任何解释,在8点半的时候,被通知可以上飞机。所有旅客,很快速的都登机了,那些说要拒绝登机的,要说法和赔偿的旅客也很无声的登机了。一下,每个人都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只求能早点到目的地。而这次事件对航空公司的形象影响会是怎样的呢?我相信,将来不坐深圳航空飞机的人,绝对不止我一个。而我也会告诉身边的朋友这个故事,那影响真的很大。
两次危机事件的处理,给我的感觉决然不同。我对两家航空公司的感觉,当然也很不同。
到广州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而那个发短信息给我说“哪怕一晚上,我也会等的”的何司机,终于接到我了,也可以早点回家休息。一路上我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对他表达了我的感谢。因为在这次危机事件中,他是给我支持的人。本来,这样的支持,应该是航空公司的专业人员给的。
这件事情,我写出来,也表达一下自己的郁闷吧!
本文只是个人观点。请勿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