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别让我走娱乐 |
分类: 电影 |
本片改编自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名作《never
影片讲述了:鲁思(女)、凯西(女)和汤米(男),他们三人从孩提时代起就一起生活在一个寄宿学校中,和他们一起生活的还有很多孩子,对于这些学生的未来老师从来不多加言语。只有一个刚来授课的女老师忍不住向孩子们吐露了真相,原来他们所有人都是克隆人,他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真身”贡献出自己的器官。随着他们逐渐长大,人类应该有的情感也体现在了她们身上,只是和真身唯一的区别是,他们可以活着的寿命完全取决于真身的健康情况。
电影的三位主人公都是克隆人,但我会把这个归为故事背景,就像一种设定,设定你这一生另有目的,以及你短暂的生命早被预知了去向。所以,他们的人生应该说在故事中被限定的更‘单纯’。他们不需要任何理想、任何作为,他们存在的唯一就是健康,然后顺其发展就好。
既然他们的人生如此短暂,我们更容易聚焦一两个点了。首先凯西是一个充满母性的安静型女孩,从小时候她想安慰汤米和帮他建立自信开始,她就为自己选择了一个适合的‘伙伴’(不说伴侣的原因是,他们的人生短暂,我个人认为只有长久的相处才可以称为伴侣)。
于是,从青少年时期到青年时期,她成功的拥有两位‘陪伴者’。剧中她是唯一看见自己‘真身’的人,但是真身的回应如她一般冷漠,没错因为她作为克隆人,完全复制了她的一切。所以,当她因为竞争天性,冷酷的抢夺了朋友爱慕对象时,她就应该知道自己的真身也是一样好强、极端、以及冷酷。
鲁思在生命的最后,与两位‘伙伴’重逢了,她说:“我很抱歉,我因为害怕孤单,所以抢走了汤米,但我想要补偿,所以安排了这次旅行。”汤米此时竟然说:“一切都太晚了,你要怎么补偿?”
天呀!原谅我这个时候出戏了吧,因为这里的汤米就是一个长不大的脆弱男孩,他身体虽然成熟,但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把别人不喜欢自己这项过错归罪于别的孩子。一个男人,如果你当初不愿意,鲁思如何得逞,你们又怎么会以情侣身份从青少年走到青年。到生命的最后,他也没有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学会审视自我。他是个梦想主义的人,因为他最后认为校方设立画廊是为了看出他们的品德,然后让情侣延缓器官捐献时间。这个想法不管是不是天真(因为我们不可能真正站在一个克隆人的世界思考),我都认为凯西比他更好的接受了现实。她一如既往地把她的奉献精神、照顾本能给了这个精神世界极度脆弱的‘孩子’。
最后,凯西一直活到他们都死去,因为她的真身也应该是一个不太会激动、恬淡、静默的老人(真身都老于克隆人),所以这些人更有可能活的健康、长寿。
故事的最后,看起来是淡淡的忧伤。汤米这个梦想家,没有实现他认为的理想,他脆弱的神经也因为没有拒绝鲁思而失去了被凯西安慰的机会(虽然,到了最后凯西躺在了他的病床上,与他一同入眠,但我恐怕那时经过了两次器官捐献,他已经没有机会如凯西当时需要的那样被给予爱了吧)。而鲁思因为天生的竞争本能而错失了好友,凯西是忍受不了她和汤米于是当了看护人离开。凯西呢?这位真正的主角,虽然一直在做事,但她最想做的那个事——给需要照顾的汤米予温暖,终究没有真正达成。
总结起来,悲剧来自两个,一个是人类的道德挑战,克隆人是否拥有活下去的权利。这个先不深讨论。另外一个就是:人性本能中的竞争性会不会妨碍我们的理性判断。
其实要说选一个好男人,凯西和鲁思都不应该选汤米,因为这样的男人本性脆弱、容易屈服,往好了说是天生的艺术敏感体质,但不好了说就是无法适应社会,终身长不大。所以,他懦弱的性格让他只要有压力就屈服,他没办法选择自己想要的。
只是一个人在世上一定有适合的人,凯西就是适合的人,因为她拥有优秀的社会适应性,而且母性情怀满溢,会被需要照顾的人吸引。只是这类人在表达时,不太勇敢,喜欢默默承受。
但无论怎样,鲁思绝对不适合汤米,只是她拥有更好的竞争性,这类人往往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他们的限制在于,这个东西是否适用于自己,而故事就给出了判断错误带来的悲剧——她死的最早,她表现的最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