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雁荡山之旅(六)━━游览雁荡山“上折瀑”景点,惊险之旅。

(2012-04-24 14:43:35)
标签:

三折暴

雁荡山

上折瀑

旅游

分类: 旅游

在“三折瀑”中,“上折瀑”为最高处,当年徐霞客三游雁荡山也没有发现“三折瀑”,直到二十世纪才被人发现。据说在“上折瀑”可以看到“乐清湾”,不过我们此次没有看到。在“上折瀑”的潭中有一块“枕石”,上折瀑倾泻到“枕石”上,水花溅向四周,十分好看,可惜因为无水,我们也没有看到此景。去“上折瀑”的路不好走,石阶破损不堪。老年人去“上折瀑”需慎重。

下图是从“中折瀑”上“上折瀑”的山路。

http://s8/middle/5576fd6cnbe58f212e6e7&690
回看走过的“之”字形的山路,陡削而破烂不堪。

http://s8/middle/5576fd6cnbe58f5dd2df7&690
爬了好久才看到一块“注意安全”的禁示牌,上行的路越来越难。

http://s11/middle/5576fd6cnbe5904c045da&690
看看下面的这段路,支离破碎,更本没有人维修过。

http://s10/middle/5576fd6cnbe5906e5f229&690
山景虽然不错,但令人有点害怕,上了山,怎么下山。我还指望上山后,背面下山有缆车呢,因为,我在大龙湫回响岭头的路上曾经看到过有缆车的标志。

http://s2/middle/5576fd6cnbe590a5a85b1&690
这里有一段山路是贴着山岩走的,边上又没有保护装置,根本不敢向下看。

http://s13/middle/5576fd6cnbe590e20b38c&690
岩崖上还刻有王十朋诗句:云山缭绕几千重,撩我秋来逸兴浓,欲向灵岩移卓笔,与君同归万人峰。

http://s12/middle/5576fd6cnbe5911e7534b&690
山上的景色还可以。

http://s16/middle/5576fd6cnbe5914d4ad6f&690
路稍微好走一点,好不容易遇到了二位当地的年青人,询问了一下,到“上折瀑”还有多远,回答:“还有一百米。”http://s12/middle/5576fd6cnbe5917af359b&690
周围的景色不错。

http://s13/middle/5576fd6cnbe591cfac26c&690
终于看到“上折瀑”了,这一百米我们走了近30分钟。

http://s12/middle/5576fd6cnbe59230f443b&690
抬头仰望“上折瀑”,就是这个样子了。

http://s4/middle/5576fd6cnbe591fa60a93&690
“上折瀑”没有水,岩石都全部露出来了,很令人失望。

http://s12/middle/5576fd6cnbe5928b8e2eb&690
中间那块刻着“流枕”两字的枕石上看不到溅水花的奇景。

http://s16/middle/5576fd6cnbe5f9fdb575f&690
从内向外看,就是下面的样子。

http://s15/middle/5576fd6cnbe5fa20fed0e&690
抬头仰望,也就是这个样子。

http://s4/middle/5576fd6cnbe5fa73faf93&690
没有水的流枕。

http://s4/middle/5576fd6cnf6fbc9e9cac3&690
整个“上折瀑”就是这个样子了,中间还能看到一些积水。

http://s6/middle/5576fd6cnbe5faba8a355&690
把镜头向上,再收近一些,头顶上凹槽处有点白色的大概是“水”。http://s6/middle/5576fd6cnbe5fb115a505&690
从内向外看,好像在山洞中。

http://s6/middle/5576fd6cnbe5fba802e15&690
走出了“上折瀑”,准备从另外一端下山。

http://s2/middle/5576fd6cnbe5fbcf1c371&690
不远处,指示牌上指的是“一支香”景点。

http://s2/middle/5576fd6cnbe5fc66bc0d1&690
二分钟后到达了开元洞,洞门紧锁着,好像好久没有人住了。

http://s13/middle/5576fd6cnbe5fdd3fc7fc&690
下坡走了20多分钟,又遇到了一段难走的路,几乎都是乱石,又很陡削。

http://s11/middle/5576fd6cnbe5fe0687b4a&690
遇到了一群来此春游的年青人,好像他们来自温临,我帮他们拍了几张,要了他们的电子邮箱,回南京后就将照片发给了他们,现代的通讯工具将人们的距离拉近了。

http://s2/middle/5576fd6cn796ffe88e051&690
下来后,回看刚才走过的路,还是有点后怕,毕竟我们现在不是年轻人了。 http://s1/middle/5576fd6cnbe5fead71f00&690
下面还竖着“道路危险,注意安全”的禁示牌。但是,我们从“下折瀑”来的时候,一路上还没有看到这样的禁示牌。只遇到过一块“注意安全”的禁示牌。而且还在我们怕了好久进退两难的时候出现的。若在“中折瀑”去“上折瀑”的山路上早早竖上一块上面的牌子,我们就不会向上爬了。

http://s3/middle/5576fd6cnbe5ff61b1a32&690
回头再看,眼前的二条路,一条是我们过来的危险之道,另一条是通向“一支香”、“千佛峰”景点的。

http://s4/middle/5576fd6cn79700061dbd3&690
虽然这里的景色不错。但是,我们经过刚才这样的折腾,已经不敢再游览了,我们是7:49离开“中折瀑”的,现在是10:08了,走这段路就化费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还不知道离出口有多远。一路上逢人就问离开门口还有多远。

http://s12/middle/5576fd6cnbe600754a3eb&690
看到继续向上的石阶,心里直发毛,还要爬坡,真不是滋味。

http://s7/middle/5576fd6cnbe6009893326&690
好了下坡了,不过好像还是路遥遥。

http://s6/middle/5576fd6cnbe600bdc1625&690
还得走过一座悬索桥。

http://s14/middle/5576fd6cn79700177c1bd&690
来到了维摩洞。回南京后,在网上搜索一下“维摩洞”,它还很有名,竟与“回文诗”联系在一起。

http://s2/middle/5576fd6cnbe601340a8e1&690
下了维摩洞离门口应该不远了。
http://s8/middle/5576fd6cnf6fc531415b7&690  下图是净名谷景区介绍。

http://s4/middle/5576fd6cnbe671cf09273&690
路旁的是水帘洞。

http://s11/middle/5576fd6cnbe67202f401a&690
路旁有顺风耳的指示牌,顺风耳指的是洞的形状像耳朵。

http://s8/middle/5576fd6cn7970b7304cb7&690
路旁有仙露泉的指示牌。

http://s8/middle/5576fd6cnbe672c0262d7&690
终于出门了,才知该处是“净名谷”景点。

http://s1/middle/5576fd6cnbe6732152900&690
不远处是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

http://s12/middle/5576fd6cnbe6736a64b0b&690
那位踏人力三论车的老伯早就在门口等我们了,我们坐上他的车回“响岭头”的客栈。

http://s3/middle/5576fd6cnbe673ae6d452&690
我们吃完午餐,就搭车去雁荡山火车站,离D5456次的开车时间还有1个小时,火车站内人很少。

http://s2/middle/5576fd6cnbe6741834121&690
13:56分火车准时到达。20:13分准时到达南京南站。

这次雁荡山之旅圆满地结束了,大龙湫、灵岩、灵峰、中折瀑等景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是值得回味的,不过回想起“上折瀑”的经历,至今还有点后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