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设计:走进《论语》——诚信篇

(2014-08-09 19:35:11)
标签:

教育

分类: 论语课题

【教学目标】

1.  诵读《论语》一书中记录的孔子关于“诚信”的言论;

2.  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和诵读经典的方法。

3.  感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身、立业之道。

【教学重点】指导积累和记诵经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经典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人与人相与之情厚”,就是说人和人在一起感情非常深厚,而这种感情的深厚是以信用作为基础的。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人要凭着正直生活在世上,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是他们一时侥幸而避免了祸害,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二、初步介绍《论语》中诚信的言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诚信之邦,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礼义仁智信”,其中的“信”就是指诚信。

 

三、诵读指导

师:今天,我们主要诵读《论语》一书中记录的孔子关于“诚信”的言论。(《怡心启知》诚信篇)

第一步:疏通文意。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1.4》)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1.5》)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1.6》)

【译文】孔子说:“年幼的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1.7》)

【译文】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可信。(他)虽然说没有读过什么书,我也一定说他是读过书的。”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而1.13》)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关系密切的人,才能可靠。”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2.22》)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立世,(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车子怎么能行驶呢?”

 

7、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5.26》)

【译文】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让朋友得到信任,让年幼的人得到关怀。”

8、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6.19》)

【译文】孔子说:“人凭着正直生存在世上,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是他侥幸避免了灾祸。”

 

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7.25》)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典籍文献,社会实践,对人忠诚,讲究信用。
   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7.37》)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小人心胸狭窄,经常忧愁悲伤。”

 

11、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泰伯8.16》)

【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幼稚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12、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罕9.25》)

【译文】孔子说:“做人要以忠信为本,不要和不讲信用的人交朋友。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

 

第二步:放声朗读。

要求做到:读准音,正确断句,读通顺,读流利。

第三步:读后领悟。

请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第四步:深读文意。

请同学们看《怡心启知》诚信篇,把原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再回照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

师:这些语段全是孔子关于诚信的言论,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哪句话让你深有同感?或者你想就哪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当点拨)……

第五步:熟读成诵。

练习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四、感悟人生,学名人智慧

阅读《怡心启知》第二部分:名人故事。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诚信”的故事,荡气回肠、发人深省。

看《商鞅变法》,看完了这个故事,不由得使我想到,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五、总结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就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只要我们每一个人从内心的真诚出发,建立和守住信誉,就一定会建设起一个诚信的社会。

同学们,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胸怀坦荡,表里如一,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还是人际交往中,都必须做到诚实守信,诚信的人受人尊敬,别人也会对他坦诚相待。

 

 

      六、作业

      1、背诵《怡心启知》的第一部分:精读论语-诚信篇

      2、阅读《怡心启知》的第二部分:学名人智慧,完成后面的检测练习。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立足于实际的诵读设计,富有操作性和实效性。导读设计体现了:

(1)有效阅读。真实地读进去,初读把握,朗读记诵,精读点评,学以致用。

(2)自主阅读。自我调控进度,自主点评,自主生发。

(3)合作阅读。师生、小组、班级多层合作,引导与监督相结合,相互激发,讨论深化。

(4)过程阅读。注重过程督导。不断设计活动,激发兴趣,促进交流,步步跟上。

(5)探究阅读。密切结合生活、时代,促进思维,使阅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6)个性化阅读。自主吸纳、自主建构,提倡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7)规律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规律,学会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