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君子
魏君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721
  • 关注人气:1,8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梦人——我在香港的日子(三)铁脚马眼神仙肚

(2009-07-11 23:35: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真真语真幻

 

 

“铁脚、马眼、神仙肚”,现在多用来形容媒体记者,意即做记者要有两只踏遍千场都不累的“铁脚”、一双随时随站着都能入睡的“马眼”、一个几日几夜不吃不喝都能捱的“神仙肚”。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出自陈勋奇口中,当时大家边吃边聊,其实主要是陈勋奇在聊。时间久了,就发现他基本不动叉筷,开始以为聊得兴起忘了,但直到深夜(从下午五点抵达人大一直到夜里十二点),也没见他吃东西,连水都没喝几口,不由奇怪。“做我们这一行的,一定要有铁脚马眼神仙肚才可以啊,”经陈勋奇一解释,众皆恍然大悟。后来我有幸分别与徐克、麦子善等影坛前辈吃饭,同样发现他们谈兴一起,往往忘了吃东西,徐克通常会叼着一支雪茄,麦子善则啤酒不离手,原来有烟有酒就够了。再者,徐克拍片现场常墨镜,当年熊欣欣刚到电影工作室拍《黄飞鸿》看着有趣不明其意,遂奓着胆子询问“这是为了监视你们有没有偷懒”,熊欣欣对老怪的答复将信将疑,后来终于看出究竟:“其实他戴墨镜是为了打盹睡觉没人看到!”七哥说完哈哈大笑,看来世上没有铁打的硬汉,原来那“墨镜”就是老怪的“马眼”啊。

 

 

如此说来,香港影人的“铁脚马眼神仙肚”,也是在港片辉煌期练成的。市道好,大家有工开,不仅影星有“刘十三”、“郑九组”,连摄影灯光同时都有几组戏在身,因此片场奔波、日夜颠倒、饭无定时,尽管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但总算赚钱多够快乐,刘伟强忆及当年就不胜感慨:“最忙的时候有三组在身,很糟糕,真是不健康。每个星期庆功宴不停地吃,徐克的电影过了1500万来吃饭,好啊,去吃。林岭东导演打电话过来,我的电影过两千万了,来吃饭?好啊。过两天又一个2300万来吃饭,当时就是这样……”

 

 

就我接触所及,大部分香港影人都很怀念那段黄金年代,区别只在于有人以为“好景不常在”、“往日不可追”,有人则认定还有机会再来、重现盛世雄风。很少有像刘伟强这样认为当年环境混乱,并不值得留恋。“从前是片商去找导演拍电影,这是最不好的东西。那时候很多这样的东西。现在把这个歪风慢慢改变,你不能坐在这边,要去找片商拍电影,准备好才拍,从前担心香港太小,市场太小,现在不怕,我们有全中国,你慢慢去磨合这个东西。”刘伟强这番感触应该部分来自当年《古惑仔》成功,片商马上要求开拍第二集,他本不想拍,但在王晶劝说下,还是废寝忘食仅仅用了11天就按时完成《猛龙过江》的拍摄工作。其实了解刘伟强拍摄方式的人都知道,他最不喜欢不分昼夜赶拍,相反最惬意每天集中高效拍几个小时就收工的风格。

 

追梦人——我在香港的日子(三)铁脚马眼神仙肚

刘伟强的工作重心开始移到内地,连自己做股东的餐饮生意也在北京开店

 

 

香港电影当年的极端繁荣造就了香港影人不少或好或坏的职业习惯,如果一切归于正常,刘伟强提倡的拍摄方式相信是最合理的,但伴随而来的可能是某些港片特色慢慢消散,毕竟“铁脚马眼神仙肚“的另一层含义是尽皆癫狂的“搏到尽”。最近刘伟强与陈可辛等香港影人相继将工作室迁到北京,显然他们在寻找电影事业的“第二春”,港片是否因此枯木逢春很难说。要知道,不少辉煌,不仅港片,多是在“非常态”下铸就的,百花齐放、各显神通,才有生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