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摘星手 |
张彻曾给武侠片导演排名:胡金铨绝对冠军,他因开风气之先可获亚军,楚原为殿军。季军是谁?程刚?罗维?他没说。反正不是郭南宏。想当年,张彻来台组建长弓,台湾就只有这个郭南宏打擂台,二人都拍少林题材功夫片,票房各有胜负,郭南宏的问题在于喜欢跟风,别人拍什么,他肯定跟,所以排行榜上肯定输上一筹。
如果胡金铨不算台湾导演,拿郭南宏绝对可称之为台湾第一武侠导演,《一代剑王》、《鬼见愁》、《百忍道场》都叫好叫座,最有名的当然是《少林寺十八铜人》系列,找了十八名武师全身漆成金粉扮铜人,大搞机关布阵,将“少林木人巷”完全机械化,对后世影响极大,周星驰的《食神》、马伟豪的《这个夏天有异性》、王晶的《野蛮秘笈》都曾致敬谐仿。
郭南宏在武侠片的成就,林保淳的撰文可谓贴切:
“基本上以扎实平稳取胜,偶尔会有一些创意的点子,但不求武打技巧上的花俏,也不在情节的周密上放太多心思,而致力于电影主题的营造,带有相当浓厚的中国风味。其中,民族情感及忠孝节义的传统思维,是两大表现主题,这是他的优长,也是他的限制。从优长上说,他坚定地执守在传统侠客形象、义行的塑造,对武侠文化的深入人心,具有宣导之功,也颇符合当年的人心思想;从限制上说,则也难免因此而造成影片情节上破绽,如《铁三角》这一个原本平实无华的功夫电影,在武馆争逐的情节中,却无谓的加入日、韩两国的高手,使得影片充满不少令人觉得突兀的演出。质实而论,郭南宏的武侠电影,成绩可谓大起大落,主要是他在主题上多半跟随着香港的成功导演与影片之后,无法有全新的突破;不过,28部的力作,已足以让他在武侠影史中具有屹力不摇的地位了。”
上周的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上,有幸遇见郭南宏导演。
本来我不识郭导真面目,但说来也巧,当时正和朱延平导演聊天,朱导突然冲旁边走过的一位老者大叫了一声“郭导”,我也福至心灵,问:“是不是郭南宏?”“对啊,你居然认识他?”没顾得上回答朱延平,我已经扑到郭南宏面前,直接作粉丝状,毕竟《百忍道场》是我录像厅时代印象很深刻的一部武打片,毕竟年过古稀的郭南宏已算是越来越稀有的电影活化石。
本想听老人家讲讲古,谁知郭南宏居然有新计划,他正筹拍武侠大片《天下第一.鬼无影》,而帮他找投资的居然是蔡明亮。哈哈,蔡导不愧武侠迷,不仅是胡金铨的铁杆拥趸,竟也是郭导的超级粉丝……
有关详情,请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