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影脚 |
《马背上的法庭》
导演:刘杰
主演:李保田
看《马背上的法庭》让我想起了《凤凰琴》和《那山那人那狗》。
三部影片在表达的主题上至少有一个相通:几个可敬的人坚持做落后地区与现代文明的纽带。
不过,较之《那山那人那狗》的散文化与《凤凰琴》的主旋律,《马背上的法庭》更贴近生活实际,简单的叙事酝酿着丰富主题,譬如少数民族地区,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国徽神圣,说穿了与膜拜佛像区别不大——有不少生活细节,没有太多激昂情绪,前半部分喜趣,结局则悲怆。
或许李保田演了太多电视剧,观众对其形象太过熟悉,是以不觉得《马背上的法庭》的角色塑造有太多惊喜。但无可否认,在非职业演员面前,李保田显然更老辣,加之剧本出色,“老冯”这个形象应该立得住、牵人心。
三部影片在表达的主题上至少有一个相通:几个可敬的人坚持做落后地区与现代文明的纽带。
不过,较之《那山那人那狗》的散文化与《凤凰琴》的主旋律,《马背上的法庭》更贴近生活实际,简单的叙事酝酿着丰富主题,譬如少数民族地区,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国徽神圣,说穿了与膜拜佛像区别不大——有不少生活细节,没有太多激昂情绪,前半部分喜趣,结局则悲怆。
或许李保田演了太多电视剧,观众对其形象太过熟悉,是以不觉得《马背上的法庭》的角色塑造有太多惊喜。但无可否认,在非职业演员面前,李保田显然更老辣,加之剧本出色,“老冯”这个形象应该立得住、牵人心。
《喜马拉雅王子》
导演:胡雪桦
主演:蒲巴甲
遗憾,没有看到《喜马拉雅王子》的藏语版。没听到演员的激情原音表达,严重影响了我对这部戏的情感投入。
既然都是改编自《哈姆雷特》,不得不将其与《夜宴》相提并论。比较而言,感觉《喜马拉雅王子》更有人情味,虽然主要角色尽数死去,但编导主题弘扬的是真善美,“复仇”只是引子,戏中人物皆受情感煎熬,结局仍能看到希望。从这点看,《喜马拉雅》更大众化,只是在拍摄上就不及《夜宴》商业。西藏奇景的画面,犹如天籁的音乐,固然都有大片气象,胡雪桦或许想拍出悲情诗意,可惜功力有限,流于表面,叙事松散无度,难令观众入戏,情节亦不够紧凑,有时拖沓沉闷,影片整体水准不够理想。
既然都是改编自《哈姆雷特》,不得不将其与《夜宴》相提并论。比较而言,感觉《喜马拉雅王子》更有人情味,虽然主要角色尽数死去,但编导主题弘扬的是真善美,“复仇”只是引子,戏中人物皆受情感煎熬,结局仍能看到希望。从这点看,《喜马拉雅》更大众化,只是在拍摄上就不及《夜宴》商业。西藏奇景的画面,犹如天籁的音乐,固然都有大片气象,胡雪桦或许想拍出悲情诗意,可惜功力有限,流于表面,叙事松散无度,难令观众入戏,情节亦不够紧凑,有时拖沓沉闷,影片整体水准不够理想。
前一篇:《卧虎》,王晶也就这样了
后一篇:《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