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雏菊》只是小佐证——刘伟强继续独木难支?

(2006-05-20 15:41:15)
分类: 八卦掌

《雏菊》只是小佐证——刘伟强继续独木难支?

刘伟强出道不算早,80年代跟随师傅敖志君做摄影师,1987年才在林岭东的《龙虎风云》中首次担任摄影指导。名气升得却快,1988年即以王家卫的《旺角卡门》获得香港金像奖提名。他在该片中用蓝调、冷调营造画面颇具创新意义,大量的手提摇镜亦是技惊四座。后来在《重庆森林》中更是炉火纯青,以至连杜可风都认为刘伟强的手提摇镜是全港最棒的。正是从那时起,圈内人开始对刘伟强这个勤奋认真,精力充沛的工作狂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他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1990年便有机会拍摄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朋党》,之后导演、摄影双管齐下,直到《古惑仔》系列,才真正开始以导演工作为主。

《雏菊》只是小佐证——刘伟强继续独木难支?

《古惑仔》系列成功掀起了香港黑帮电影的复兴热潮,同时令刘伟强跻身香港一线导演之列。此后刘伟强的电影几乎全是大卡士、大制作的类型片,尤其是在《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等片中运用大量电脑特技,营造的惊人视觉效果香港本埠除徐克的《蜀山传》外无人能及。待到《无间道》上映后,不仅票房狂收,又获得奖项肯定,可说是进一步巩固了刘伟强商业片“大导”地位。

不过,尽管刘伟强执导的影片多为声名显赫、商业成功之作,但在《无间道》之前,却很少有人称赞刘伟强的导演功力,甚至连刘伟强的多年好搭档文隽都认为他做摄影要比做导演出色得多。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刘伟强作品最突出的总是影像风格,其他方面就平平无奇。至于圈内公认他拍片迅速、现场驾驭能力强、善于协调各部门关系,则只能说明刘伟强的拍摄工作业务熟练,这跟导演手法高明与否并无关联。

《雏菊》只是小佐证——刘伟强继续独木难支?

其实,刘伟强自改任导演以来,多是与人搭伙工作,极少能完全掌控导演权力。初始执导的《朋党》、《伴我纵横》只是做李修贤风格黑帮警匪片的执行者而已。后来投靠王晶,与林庆隆、叶伟民一样成为他旗下导演,虽然拍了《新人皮灯笼》、《香港奇案之强奸》、《慈禧秘密生活》等片,但因有身为监制等多重身份的王晶的参与制作,以至这些电影通常都被视为“王晶作品”。1996年王晶、文隽与刘伟强共组“最佳拍档”公司后,制作的《古惑仔》系列和《风云雄霸天下》等片皆是由著名电影人文隽亲自编剧、又执行监制介入创作权力,再加上刘伟强以漫画视觉风格进行演绎,二者缺一不可。另外,即使是叫好叫座的《无间道》和《头文字D》,亦是由刘伟强与人联合执导完成,而那人便是该片的创意及编剧麦兆辉,想来他对《无间道》的作用绝不会低于刘伟强。

《雏菊》只是小佐证——刘伟强继续独木难支?

与搭档合作,刘伟强可以将《古惑仔》拍了六集再加前传《少年激斗篇》;可以继续吃《无间道》的老本,前传、续集同时拍;不仅省心,而且省力,在商业上不失为明智之举——即便是老刘执导的最新韩国大片《雏菊》亦是郭在容提供故事及创意,刘伟强带上自己的摄影和武师班底为其打工。结果影片除了最后一场再平常不过的港式枪战外,其余皆是完全韩片风格。素以控制影片节奏著称的刘伟强此次舍弃长项,严格谨守韩片公式,节奏缓慢、狂热煽情。整部《雏菊》看下来,似乎尽是郭在容的风格,反观刘伟强,则更像是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执行者。如此一来,倒让人好奇,如果刘伟强此次赴韩国拍片,如果没有郭在容的多方位介入,就放手让他独自去搞,又会是什么局面?

《雏菊》只是小佐证——刘伟强继续独木难支?

或许刘伟强最喜欢搭档合作方式,或许集体创作本来就适合催生高质量的商业类型片?但对于刘伟强个人而言,一味“独木难支”不是不行,但要成为真正的商业片“大导”,独挑大梁的历练恐怕是必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