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鞍华:正逢瓶颈

(2006-01-28 01:20:34)
分类: 八卦掌

 

 

 

许鞍华刚拍完了《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斯琴高娃领衔,赵薇配戏,周润发挎刀,看上去很美,但前景未必美妙。因为这位华语影坛最著名的女导演正逢瓶颈。

 

 许鞍华:正逢瓶颈

 

与大多数新浪潮导演一样,许鞍华以类型片出道,惊悚奇案《疯劫》和恐怖喜剧《撞到正》的成功之处在于拍摄技巧和个性宣泄。越南题材的《胡越的故事》和《投奔努海》是许导直面政治、现实的力作,视野开阔,相当难得。《倾城之恋》、《书剑恩仇录》改编自名家名著,本是个人趣味喜好,可惜拍时用力过度,反而流于肤浅。《客途秋恨》带有导演半自传性质,冷静平淡的生活叙说蕴藏着时代历史的变迁,影响深远。——这七部前期作品基本奠定了许鞍华日后电影的特征,即文艺和商业并不相悖,电影中渗透着强烈历史感,对社会政治现实的关注,将平凡人的生活情感与历史政治背景糅到一处。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鞍华电影的水准起伏不定,其中既有《女人四十》、《千言万语》这样的佳作,又有《极道追踪》、《阿金》那样的鸡肋。对此,许鞍华归咎于自己多凭感觉拍戏,难免会有把握不准、感觉不对之时。但说到真正原因,似乎还是她尝试不同题材、类型,总想拍出新意,却经常受固有思维干扰,影响发挥之故。比如,讲述女人情感故事的《阿金》本来也颇具商业价值,可惜被许鞍华的瞻前顾后搞得难以权衡,终于给拍成不痛不痒,白白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1999年的《千言万语》,以香港政治特殊性为题材,许鞍华拍得声嘶力竭,艰难沉重,甚至为之倾尽家财。只可惜该片尽管斩获多项大奖,在商业上却一败涂地,连累得她一度以教书糊口。之后只好跟风鬼片潮流拍了票房成功的《幽灵人间》,虽然认真,却少了昔日《疯劫》、《撞到正》的先锋新奇。紧接导演的《男人四十》,许鞍华作品的特征依旧,但没了政治关注,倒加强了文化崇拜,不知这算否其创作上的转移?

 

至于近作《玉观音》,许鞍华认为是她最商业的电影。影片改编自海岩的通俗小说,社会、历史、政治都不再涉及,导演专注的只有希腊悲剧式的情感纠葛,似乎纯粹。对于这部电影,你当然还能感受到些文艺腔,还有那种风格和手法的沉稳细腻,但这个许鞍华终究不再是我们以前熟悉的那个许鞍华了。

许鞍华:正逢瓶颈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许鞍华电影素来以带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以及对社会政治的关注著称,她的志趣亦在于此。而近来她有意回避之前作品特征,企图以更趋向商业化、概念化的理念主导创作,可惜依旧未能突破瓶颈。——其实,突破未必要放弃过去,停滞未必因为坚守自我,关键是许鞍华如何调整创作心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