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八卦掌 |
但问题是,言志载道虽没有错,但若太刻意太直白,是否会影响到一部被大众定位为动作大片的娱乐效果?要知道,李连杰的招牌就是打,大家进电影院也主要是为了看他打,可你加入太多说教,影片后半部分又全变成点到即止的“以武会友”,霍元甲最终也口吐鲜血倒在擂台上“以死明志”……对于这个有点反高潮的结局,普通观众会有什么反应?——窃以为,纵然有人认为《霍元甲》不够过瘾、有点郁闷,甚至指摘片中种种毛病,但都不会影响它将成为功夫电影的一个里程碑!
各位请想,导演于仁泰目前已是好莱坞小有名气的娱乐片导演,主演李连杰则是拍过多部卖座名片的“功夫皇帝”,若考虑迁就观众,搞出一部完全娱乐性的动作大片,并非难事。但正如目前泰国功夫片以剧情简单的纯粹实打异军突起,而我们华人的功夫巨星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却不约而同指出:《拳霸》之流其实走的是20年前香港功夫片的老路。试问,如果我们的功夫片如今仍在因循守旧,玩点纯动作,夹些轻喜剧,没有变化,没有进步,恐怕被泰国功夫片完全超越只是早晚之事!
还好,华语动作片已经开始在摸索着前进。成龙的《神话》希望以情动人,甄子丹的《杀破狼》力图以剧力取胜,李连杰的《霍元甲》更是载道明志、主题先行。虽然这些尝试未必都算成功,却努力开创着新局面。以《霍元甲》论,其实也有极强的娱乐性,前半部分打戏频繁、精彩程度不输任何功夫佳作,足以让观众过瘾。但李连杰显然并不想只拍一部纯娱乐、纯感官的动作片,结果就出现了《霍元甲》后半部分说教味过重、牺牲娱乐性的情况。
其实,《霍元甲》讲的道理很浅,观众都懂,没必要不厌其烦的唠叨。在这方面,编导们一向爱低估观众的理解能力,因此,《霍元甲》才不惜以反高潮的结局阐述李连对武学的终极领悟。于是,《霍元甲》成了李连杰最重要的电影,而不少观众则可能对它爱恨交加。毕竟很多人对《霍元甲》可能只用娱乐标准衡量,观影之前也未必存着听人布道的心态。
动作电影虽然早有寓教于乐的传统,但少有载道明志的认真。无论如何,《霍元甲》都是一个可敬的尝试。或许,在华语电影仍受内地XX影响的今天,制造娱乐不忘教化,才是王道?
前一篇:浮世绘之《通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