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好莱坞改编经典漫画早有传统,港方武指为漫画奇侠片亦非从近年开始。上世纪90年代初,元奎即曾担任《忍者神龟》(美国与香港嘉禾合拍)的中方导演及武指。时至近年,香港本土动作电影一片惨淡,反而好莱坞动作片不断融入东方功夫元素,如袁和平、元奎、甄子丹、袁祥仁、林迪安、熊欣欣郭追等香港武指似乎有了用武之地,不断在一些好莱坞动作巨制中担任动作指导,好象近来的两部改编自漫画的巨制《蜘蛛侠》和《夜魔侠》便分别由林迪安和袁祥仁负责动作设计。
http://bbs.dvdspring.com/UploadFile/2004-12/200412214241798.jpg
说起来,这“蜘蛛侠”与“夜魔侠”还颇有相似之处,二人皆生活大都市纽约,都是因为意外受伤而获得特异功能。不过,前者练得一手“弹指吐丝”,更藉此飞天遁地;后者眼盲之后拥有了雷达探测功能(郁闷,这招应该是蝙蝠侠拿手啊),但一身打斗功夫却是自己十几年辛苦练得。正因如此,林迪安和袁祥仁为这二位“漫画奇侠”设计的动作路数便各有侧重。“蜘蛛侠”善飞檐走壁,翻腾跳跃,需要神奇夸张而又流畅迅疾的动作,而曾拍过《风云》及《中华英雄》的林迪安自然对此驾轻就熟,更融入了些翻筋斗等涉及杂耍的高难度,加之男主角之前练过两与瑜伽功,腰马身手还算灵活。
http://bbs.dvdspring.com/UploadFile/2004-12/2004122142623520.jpg
至于《夜魔侠》,功夫打斗远较“蜘蛛侠”多,但也因此露怯不少,毕竟“蜘蛛小侠”主要玩空中动作,马脚不多,而“夜魔侠”则有多场贴身狠打,拳来脚往,看似有模有样,但也只能蒙蒙老外兄弟,对于咱们这些看过太多功夫片的爷们来讲,就实在有些三脚猫了。且不说动作僵硬,招式匮乏,单讲这“吊纲丝”就实在太滥了,每每飞起踢腿转腾,都僵傻得很,根本没凌厉力道可言。其实即便是吊纲丝也要有点“腰马合一”的柔和力吧?估计小本也没怎么练就上场了,这么不敬业,活该你现在走霉运。
http://bbs.dvdspring.com/UploadFile/2004-12/2004122142920222.jpg
不过,《夜魔侠》的动作差强人意也不能怪袁祥仁,他虽然负责设计动作,但发挥有限。因为在好莱坞,动作指导的地位远不能和导演比,而在香港,动作枪战戏很多时候都是动作指导说了算。这也是为什么到了90年代以后,动作指导都改叫动作导演的缘故。由此而来,《蜘蛛侠》与《夜魔侠》的成功或失败,主要应由编导演特技制作等方面负责,动作指导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远不及在港产动作片中的重要地位了。
http://bbs.dvdspring.com/UploadFile/2004-12/2004122143050913.jpg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