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头文字D》大火,各地票房报捷,但俺偏不感冒,反而更加怀念起1999年那部票房仅有1500万的《极速传说》来了。同样是导演刘伟强,但两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不同,《头文字D》虽然改编自漫画,却缺乏节奏感;虽然不乏插科打诨的搞笑,但整体偏之散漫平和。男主角周杰伦从头到尾都一德性,所谓挫折其实只有发现自己的女友搞援助交际的悲哀。至于赛车场面,不可谓不精彩,但每次看到周董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托腮的N遍重复镜头,就没了兴致。另外就整体而言,《头文字D》算不上烂,编导或许想拍得青春一点,所以刻意拍得简单通俗,没任何包袱,这我都能理解,但唯一难懂的是,为啥看完影片都感觉不到一点激情紧张呢?要知道这可是赛车片最让人振奋的地方啊?
http://bbs.dvdspring.com/UploadFile/2005-7/200572215175483215.jpg
还是那句话,或许是《头文字D》的编导有自己的想法,但若真正想观赏让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的赛车片,那还得看6年前的《极速传说》。那是刘伟强的第二部赛车电影(第一部是其处女作《朋党》),同样有向漫画《头文字D》取经,但故事就大起大落,人物性格命运就如过山车,让你爽完一波又一波。男主角郑伊健开始狂妄保持暴狠,后来历经变故,不仅被任达华打败,而且爱人、挚友相继惨死,本来一度消沉,但泰国找到老爸后,却重新奋起,最终战胜自我、战胜强敌——说实话,文隽编的这剧本也是俗套一种,但它也正是靠此达到吸引观众目的,至少够跌宕,观众会随剧情、人物的变化而为之心悬、刺激,这就是商业片的魅力嘛。值得一提的是,刘伟强对赛车场面的处理确实有独特之处,《头文字D》中的“飘移”很难看得出有特技辅助,效果却不俗。当年的《极速传说》虽然标榜电脑特技,尤其最后一战,特技效果有十足漫画感,虽然失之真实,但郑伊健、任达华他们却是亲自上阵,未用替身,同样紧张激烈,让人大呼过瘾。
http://bbs.dvdspring.com/UploadFile/2005-7/200572215215332937.jpg
最近收到一个法国二区出的《极速传说》,收录了刘伟强的访谈,他回顾了当年与文隽的交往,虽然言谈中开玩笑的成分多,但语气却象个十足的黑社会,动不动就想修理人。
当年刘伟强与文隽本不认识,那时他为王晶的晶艺公司打工,94、95年拍了《慈禧秘密生活》和《庙街故事》两片,他当然自我感觉良好,但文隽却在电台或写影评骂这两部电影,传到刘伟强耳中,他相当不爽,想找机会修理修理他。于是来个“借刀杀人”,告诉“大佬”王晶,让他想办法整整这个多嘴佬……
谁知王晶听后,嘴上虽然骂了一句,却马上约文隽一起吃饭,刘伟强见文同志个头又矮人又猥琐,还威胁了一句信不信一拳打倒你,结果三人之后居然言谈甚欢,还在王晶相邀之下,一起合伙开公司,即“最佳拍档”。
公司开工的首部戏就是《古惑仔》,刘伟强之前拍《庙街故事》时已看到这个漫画,觉得很暴力,但很青春,于是有意拍成电影版本。这时他的好朋友吴志雄(真正的黑社会呀)跟他讲,如果有意可以帮他拿到版权(什么手段?),于是《古惑仔》诞生,文隽编剧、监制,刘伟强导演、摄影,从角色造型、镜头语言各方面进行包装,终于重掀黑社会片的新潮流。之后两人搭档合作的《风云》亦打开了香港漫画动作电影的新局面。至于1999年的《极速传说》则是刘伟强与文雋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合作,亦拍出了香港赛车片的不俗水准。
2000年,刘伟强离开最佳拍档,与文隽拆伙,如今他的搭档是麦兆辉与庄文强,他们两人的作用等同与最佳拍档时期的文隽,但却没有那个小矬子那么强势,事事都由刘伟强做主,甚至称刘为“阿爸”。刘伟强在一班后辈的拥立下,如今顺风顺水,甚至如今都要杀入好莱坞,但我始终认为他只是一个工匠,缺少单打独斗的能力,想要成为真正的商业片“大导”,独挑大梁的历练是必须的,一味怕“独木难支”是不行的。不知各位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