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读书笔记之《敲水蜡烛去》
(2013-11-29 20:25:00)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读书笔记之《敲水蜡烛去》作者:回到拉薩
读书笔记之《敲水蜡烛去》
夜读《敲水蜡烛去》一书,感觉作者有点迂腐,是那种穿着长衫的迂腐。但他这种迂腐,又不同于八股文的迂腐。文字的性情拘谨,但坦率真诚。就文字组合来看,有明清散文的痕迹,但又区别明清散文的套路。文字的用字、载体、措辞、口气足可以衔接清末,初民国部分的空白。
书中《不惑之忆》一篇让我想起司马迁的《史记》,文字里所述的是一个人半生的史记。不,也是1963至1992中国的史记,史记中很诚实,没有感觉到水分和做作的痕迹。
书读了部分章节之后,忽然觉得他这个“迂腐的人”倒有很多可爱了。
其实还想找到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客观中肯简洁不拖泥带水的评价他,但终是没有想出来,后在书中赵健雄先生所作的《后记》中看到一词:讲究。
所以我在这里说,他的文字是讲究的,还不是一般的讲究。
如果让我用感觉漫画于他,那画面中应是穿着长衫在用电脑码字的人。他有古字文学深厚的功底,又不乏洞察现代世俗敏锐的眼光。
他叫石三夫,浙江新昌籍,生于1963,逝于2012。
呜呼!长歌当哭,短歌当哭。哀哉!天妒英才。
2013-11-17
夜读《敲水蜡烛去》一书,感觉作者有点迂腐,是那种穿着长衫的迂腐。但他这种迂腐,又不同于八股文的迂腐。文字的性情拘谨,但坦率真诚。就文字组合来看,有明清散文的痕迹,但又区别明清散文的套路。文字的用字、载体、措辞、口气足可以衔接清末,初民国部分的空白。
书中《不惑之忆》一篇让我想起司马迁的《史记》,文字里所述的是一个人半生的史记。不,也是1963至1992中国的史记,史记中很诚实,没有感觉到水分和做作的痕迹。
书读了部分章节之后,忽然觉得他这个“迂腐的人”倒有很多可爱了。
其实还想找到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客观中肯简洁不拖泥带水的评价他,但终是没有想出来,后在书中赵健雄先生所作的《后记》中看到一词:讲究。
所以我在这里说,他的文字是讲究的,还不是一般的讲究。
如果让我用感觉漫画于他,那画面中应是穿着长衫在用电脑码字的人。他有古字文学深厚的功底,又不乏洞察现代世俗敏锐的眼光。
他叫石三夫,浙江新昌籍,生于1963,逝于2012。
呜呼!长歌当哭,短歌当哭。哀哉!天妒英才。
2013-11-17
前一篇:[转载][诗歌]怜悯来得并不太晚
后一篇:比坟墓更寂然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