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黄土路 |
分类: 应嘴胡对 |
在情感的深部真正感动我的是他对亲情、乡思的叙述。
“父亲/你的岁月是什么样的岁月。。。。。。父亲啊父亲/原谅我
我很奇怪土路竟然没有提及母亲,我知道他是写过《母亲》的。尽管土路这个集子里有几篇诗歌把这份伤感写得一览无余,“只有清明花/他与一个季节有关/他的洁白和纯洁/是献给已故的亲人的。。。。。。透过清明花/我们能看见他们/已逝的容颜”(《回乡偶记》),然而,我仍然觉得不够,因为,失母之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铭心刻骨的。在《我的成长史》里土路说,他母亲因心脏病于1985年去世,二十多年来,他每次回家,总感到母亲还注视着他。土路还说过,他已经活过母亲的年龄了。那份内疚深深地感染过我。或许是这份情感太沉重了,他不想明说。
读土路2003年到2005年的诗,是对之前对他诗歌阅读经验的大颠覆,在这些诗歌里,我读到的是土路用小说家的角度审视现实,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生活的无奈与忧郁的咏叹。而且,这些内容都是自身以外的,就充分地体现了,土路的诗歌从对亲情乡思的小爱到社会每一个个体命运的关怀,是一种大爱。这种转变仍然从他深情的乡思农村出发,“她就这样坐着/躲在黑暗中/直到深夜/直到一一辆汽车驶来/一闪而过的灯光/把她勾勒出来“(《小王》),这个僵硬、倔强的姿势里,有一种向往在向外延伸,却又有一种叫胆怯的东西在捆绑。一个在夏天连喜欢她的小罗也不太满意她的胸脯的小王,能不能走向向往呢!“去天堂上班的上帝老爷呀/请你祝福他们:/两个在邕江大桥上奔跑的民工/一个从幼儿园走出的/母亲”(《圣诞节》),土路的呐喊就这样直接地高声起来。在这呐喊的背后,土路看见什么吗?“在七星路上/卖早餐的阿姨/阳光隔着大街/离她还有六米”(《阳光早餐》),“第一天/她们难过。。。。。。第二天/轰隆一声。。。。。。第三天/我经过那里/一棵树上写着
(《丽华发屋迁南园街6号》)。这是一棵长得扭曲的树,为一个迁移的发屋承担了告示的义务。《写给巴郎山的一首诗》里,土路的目光停滞在一在路边吃枯草着的耗牛,《一辆货车压住了春天》、《车祸》是对生命的意外消失的意外,《车祸》冷若冰霜的描述是对生存的拷问:
还有《事件:抢劫》,一个女人在生日那天在银行门口被杀害了,我们这个被金钱的污垢包围的社会,只能让生命退回它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