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吃面

(2007-07-28 18:28:54)
标签:

生活

吃面

分类: 如烟而行
    我爱吃面,几乎每天要吃一碗。
    在北京的话,早餐一般都在大红门服装城六楼的金鼎轩吃面,香港云吞面、台湾一品面、山西刀削面这三家吃得较多。香港云吞面的汤,师法兰州拉面,只不过它用鸡壳。锅头没有什么特色,也就是些排骨、牛肉、肥肠、肚丝之类。它主要用葱花油添味。我不知道葱花油的做法,只看见油里还留些炸焦黄了的葱段,想那青葱儿“细皮嫩肉”的,火候定是难控。五香肥肠是光烧,耐嚼却又韧性适度,满嘴香味,葱花油的味儿更是诱人,故连着吃了十几天的肥肠面,后来我往那儿一站,服务员就会喊“老肥肠一碗”,熟稔的服务员干脆就喊“老肥肠”;服务员喊“老肥肠一碗”有二种意思,一是告诉下面的人我要一碗面,二是告诉盛面的人放锅头时注意,肥肠多点,排骨汤要三勺。排骨汤是用来均衡咸淡的,我口重,人家一勺半基本就够,我却非得三勺才出味儿。
    台湾一品面的锅头以炒为主,像红烧猪肝面、红烧肥肠面、三鲜面、肉沫面、狗肉面等,一律用肉沫老浓,特出一个香字,吃得人也多。只是它较贵,猪肝面最便宜五元一碗,其他的要八元、十元、十二元。虽然香,然一顿早餐就花去十几块,不是自己掏的钱,总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去得少。
    山西刀削面吃得最多,除了大排面,一律五元。山西人实在,面总是让你吃着吃着撑了,排骨总是让你吃着吃着牙发酸了。不过,它的汤不太好,麻不麻,香不香,还有五香粉气,怪怪的。倒是那站台的小姑娘,北人南相,秀气俊俏,招人喜爱。只是没几月就走了,说是回家嫁人去了。来了她姐,哈哈,虽细皮嫩肉,却胖得可以。咱主要是奔面去的,说人太不厚道,不说。胖姐来了,肉涨价了。排骨也原来的六七块变成了四五块,最后为固定为四块了。小李说,外面肉涨价了,她们的排骨也少了。我对胖姐说,现在的肉那么贵了,做排骨面还有赚头吗?第二天去,哎,碗面的排骨变成五块了。后来几次去吃,常常看见她去厨房单夹一块排骨。
    在新昌住的话,早餐铁定吃面。早上九点多,下楼走几步到东门大转盘,去莒溪老黄的店里吃碗豆腐面。莒溪老黄的豆腐面现在可是火了,一天估计要烧四百多碗面;价格也由原来的三元一碗涨到了三块五。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很清淡,我进去吃是一种习惯:只要有新的面店,不管好吃与否,来一碗尝尝。吃完付钱时我对莒溪老黄说,你的店要发的。他说,东门生意不好做,你看哪有人呀!我说不急,你一定发。我的断言来自他的面,面谈不让特别,特色是汤,汤是鸡壳汤,再佐以黄酒、酱油、辣椒、油腐、黄豆芽煮浓;盛面,浇上猪油。味道就出在这猪油上,让人怀旧的猪油让你我都会忘记发胖的肚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一碗,明天最来一碗。吃到好面是嘴发财,发嘴财可要让大家都发,于是乎给各位死党吃客打电话,说是这儿有猪油豆腐面。接电话的人不管他住在北门西门南门东门,一次总来吃的。食性难改者鄙人就不负浪费时间与金钱的责任了。
    莒溪老黄可能不知道,那些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的食客,也混迹于他的破面店里,每每满头大汗扬长而去。冲什么而来?就是那勺猪油。
    细数起来,我吃得最多的面还是肥肠面,不光去饭馆吃,也在家里烧,哪儿有好的红烧肥肠就买点到家里。柴行口的肥肠、楼下夏伟快餐店的肥肠、东门菜场回山熟食的肥肠等,夏伟店的肥肠因为近,都是现烧,端到家里还热着呢。有次烧给忠仁与永达吃,都好几年了,忠仁还在传呢,说什么时候再来吃一次。
    我不知道自己爱吃面的嗜好是什么时候养成的,细想起来,大概是吃兰州拉面吃上瘾的。第一次出远门是在89年8月25日,从上海坐54次到兰州,坐了四十多个小时,小腿坐得发肿胀。要知道,以前最远只到过邻县嵊县。八月底的兰州街景颇有江南的风韵,我每天早起跑商场练业务,兢兢业业地开始了人生的自谋生活。一场大雪来了,雪压得大街一片狼藉,寒冷让我猝不及防,即使睡到十点多起来,仍然让我心有余悸。兰州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热气腾腾的拉面店,我住的东岗镇东部服装市场更是连开着有好几家。我常去吃的面店在几家中还是比较大的,拉面师傅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我一顿吃二碗,早上十点多二碗,下午四五点再来二碗,一天四碗,连吃二个多月。一碗面0.65元,嘴馋时来一量牛肉,0.80元。把辣椒放得红红的,让嘴辣得发厚,心热得发烫,头直冒汗。在兰州的日子里,业务开得不是很顺,因为厂长对主管兰州销售的王坚相不信任,让我兼出纳,因而被王坚相挤压,有业务不发货,客户发展很是困难,还被诬陷偷卖产品私吞。在那郁闷的日子里,只有那四碗拉面热腾着我的心。我特意还跟那女师傅学怎么做辣椒油:先把晒干的辣椒碾碎,适量兑水,把油烧开烧在辣椒上。
    后来热电路上开了家兰州拉面店,一吃,面、汤味道倒还可以,辣椒油却差劲得很,就教他怎么做辣椒油,还给他讲“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特点,后来这家面店算是新昌比较正宗的拉面店了。现在这个回山人还在服务街开拉面店,每次路过,他总要叫我声“丁师傅”,非得让我吃碗面,问问味道怎么样。
    近来不太吃这些面了,原因有二,一是身体越来越胖,快超一百六了,得控控。二是老闹胃,回新昌后金佰兴查了查后说,胃溃疡很严重了,腥气货、肚里货最好不要吃了。我们吃食物的目的是为了生命,吃出坏事来了,就得歇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